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震后十年看武都】李石得:“再过十年,我还要讲重建家园的故事”

    2018-05-14 10:53:3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据新华网兰州5月13日讯(记者任卫东、程楠)十年以后,看着过去的老照片,61岁的李石得又回想起,十年前那个地动山摇的下午。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撼动了中国四川省汶川县,这次地震也波及到了和四川相邻的甘肃、陕西等多地,重灾区也是中国西部的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李石得的家乡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镇感恩村,直线距离汶川不足500公里,曾是汶川地震中甘肃省受破坏较严重的村庄之一。

李石得:“再过十年,我还要讲重建家园的故事”

      5月9日,在陇南市武都区马街镇感恩村文化广场,村民李石得(左四)和村里的孩子、老人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过去,突如其来的地震将李石得和同村68户老乡的房屋夷为平地。如今,在感恩村干净笔直的水泥路边,整齐地排列着70多栋二层、三层小楼。

      李石得回忆,“5.12”地震那天,山上先是像“鸡刨石子”一般落下碎石,紧接着就是“爆炸”模样的大石块倾泻而下。他冲到田里找到正在务地的妻子后,回到家发现整个村庄已是一片废墟。

      “心里难受,刚住进去一年零四天的房子没了。”李石得说,震后的第4天,解放军就来到村里帮助清理废墟,政府协调异地搬迁,仅半年时间就在312国道旁修起了一排排新居。

李石得:“再过十年,我还要讲重建家园的故事”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2008年11月21日,感恩村村民在建房(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右图为2018年5月9日,感恩村的孩子在自家屋中玩耍(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对李石得和村民们来说,过去的家园毁了,但新希望从乔迁新居的那一刻又被重新点燃。现在,李石得一家六口人居住在上下两层、室内面积超过130平米的新居中。“新房有水厕、洗澡间,住着跟城里人一样。”李石得说。

      李石得介绍,能建新居,离不开国家补贴的两万元,红十字会捐助了两万元,他还申请到了三万元无息贷款,“人心比人心,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没有社会各界的帮助,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再有家。”

      李石得和村里人从心底发出感激,更用行动做出报答。感恩村原名蒿坪村,为了纪念重建中社会各界的帮扶,村民们把村子改名为“感恩村”。

李石得:“再过十年,我还要讲重建家园的故事”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09年1月24日,甘肃陇南武都区马街镇感恩村村民在新建的村中平整街道(新华社记者马宁摄);下图为2018年5月9日,感恩村村民在村中聊天(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和感恩村类似,“5.12”地震后,不少陇南农民因盖房贷款欠债。为了能按时还款,家家户户找出路、想办法,连以前很少外出的妇女都打工来补贴家用。

      李石得表示,随着硬件设施改善,这三年,村里人谋发展的精气神更足了,大伙儿比赛发展产业。2017年,李石得家种植的花椒收入4万多元,儿子在外地打工每年也能收入3万多元。

      村干部介绍,靠着一砖一瓦、一点一滴的积累,感恩村在2014年摘了贫困“帽”。现在,300多名村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村里有八成农户拥有私家车,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户在武都区购买了商品房。

      地震后,陇南灾后重建涉及居民房屋重建、交通等多个领域,投资总额超600亿元。兰渝铁路已通车,成县机场已通航,再加上日益密集的高速公路网,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交通束缚正在被解除。

      “再过10年,再过20年,我还是要给孙子们讲述重建家园的故事。”李石得说。

【编辑 杨建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