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武都区黄坪镇:忙碌在春天里的身影

    2022-04-12 16:37:15  作者: 来源:

今年以来,黄坪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总要求,紧紧围绕“3+6”产业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五看五比五促进”行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村民生活改善,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山间披绿装 春耕管护忙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黄坪镇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以“农”为墨、以“种”为彩,着力画好乡村振兴“春耕图”,确保春耕生产起好步、开好头。

连日来,黄坪镇充分利用春耕生产有利时机,扎实推进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通过进村入户宣传引导,实地排摸建立台账,挂牌销号整治等方式,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督促群众完善灌溉排水设施、规整田间道路、重新开垦荒地,目前,已流转撂荒土地340亩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

为做好疫情防控、抓好春耕生产,黄坪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一手抓春耕生产,一手抓中心工作,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作风,积极谋划,精准发力,确保春耕生产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粮食作物种植19500亩。

同时,积极组织农技工作人员进村入户“传经送宝”,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提供植物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农机具使用等技术服务,切实解决技术难题,增强春耕生产技能,确保农民种下“放心种”,施下“放心肥”,用上“放心药”。

 

乡村环境整治 开启“美颜”模式

黄坪镇想办法、出实招,将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结合美丽庭院、文明创建、村庄清洁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造美丽和谐宜居村庄,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黄坪村,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与道路、绿树、鲜花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村民张涛正在自家院内忙碌着,他说:“以前堆得都是炭和柴火,现在种点花、种点蔬菜,环境又好,自己吃也方便。”

黄坪镇不断调动村民积极性,对村社道路沿线、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开展全面清理整治,共发动群众520余人,出动机械10余台次,清运垃圾300余吨。同时,持续推进“环境卫生整洁户”和“三好三模范”评比,引导农户参与“美丽庭院”创建和先进模范创建。如今,黄坪镇各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生活环境舒适宜人,生活方式文明健康,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在积极打造“美丽庭院”的同时,黄坪镇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确定改厕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目前,已完成新建、改建农户厕所60座,剩余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妙笔绘乡愁 村美产业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坪镇立足资源禀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开展产品线上销售,构筑“产、供、销”一体化中药材产业新格局,逐步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为富民强乡的主导产业、农业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大力发展中药材、花椒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林缘山区地理优势,种植贯叶连翘2500亩,发展白芪3120亩、花椒1860亩,种植奶花芸豆80余亩,建立了“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产业帮扶机制。

“产业有了发展,群众增收有了门路,做大产业蛋糕,农村、农业、农民才会越来越有奔头。”黄坪镇党委书记李国庆说。

黄坪镇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投资建立了永斌中药材加工车间,带动152户638人增收致富。发展云杉、侧柏、油松等树种育苗培育基地1500余亩400万余株,带动群众346户。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做大做强乡村产业,才能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不竭动力。黄坪镇因地制宜,铆足干劲,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链,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谱新篇。

武都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田倩

监 制:张文斌

审 核:张虎伟

责 编:孟涛涛

编 辑:田 倩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