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践行人才强卫兴医 推动卫健事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武都区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搭建人才使用平台,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医疗卫生人才工作机制。
注重“引”才,持续夯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注重用好用活卫生人才招录政策,积极做好招录和引进卫生技术人才工作,加快补充医疗卫生机构“新鲜血液”,有效缓解了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匮乏的问题。近年来,为基层医疗机构招录80人,为区级医院引进70人,签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25人,三支一扶支医人员21人。
注重“育”才,积极培养卫生人才技术骨干。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面提高全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素质。2021年来,组织区级医院医务人员到省内外进修53人次、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参加省卫健委主办的临床骨干培训21人、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在基层卫生管理平台线上培训1440人、村医参加省市区主办的培训220人。从青岛、嘉峪关引进13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为期3至12个月带教帮扶,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到青岛西海岸新区跟岗培训学习45人、基层医技人员到区级医院进修90人。依托联盟,积极破解高端人才紧缺难题,通过远程医疗和互联网技术,区级医院50多名中青年骨干医师加强与省内外三甲医院合作,先后参加了16个专科联盟,干部得到了培训锻炼,患者得到上级医院专家诊断。
注重“用”才,充分调动卫生人才积极性和能动性。根据专业或专长安排岗位,最大限度地给予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区级医院在专业领域对有一定建树的医疗卫生人才组建“名医工作室”。健全完善选才用才机制,营造用才的良好环境,先后推荐2名高级职称人员担任区级医院正职,1名全日制本科生担任区级医疗机构正职,3名全日制本科生担任区级医疗卫生单位副科级领导职务,新任命的5名基层卫生院院长都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初级职称(其中1人为主治医师),让他们在基层领导岗位充分施展才华。
注重“爱”才,努力改善卫生人才成长环境。近年来,全区陆续签订引进服务基层的定向医学生25名,全日制本科生3名,他们通过5年本科学习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成长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卫生院工作后,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不能很好发挥专业特长,为兼顾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将其借调到区级医院工作,充分调动了这部分医学专业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深化人事和收入分配改革,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支持医疗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作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照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按照不低于业务收支结余的50%提取奖励基金,用于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