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建好“桥头堡” 深耕“陇蜀圈”

    2021-07-19 10:06:08  作者: 来源:

建好“桥头堡” 深耕“陇蜀圈”

——我市赴成都市开展“聚焦‘一带一路’,

深化陇蓉合作”系列活动综述

成都·陇南 相互成就 共同发展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奔流而下,从陇南下川入江。

成都、陇南共饮一江水,同建一个“家”,人文相近、习俗相通,自古以来便藉阴平蜀道连接贯通,两地经贸文化交流频繁密切、影响深远。

合作才能发展,共赢才有未来。近年来,陇南以开放、合作、共赢的胸怀谋划发展,厚植开放“基因”,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砥砺奋进,做好“区域协同、跨省协作、南向协进”文章,以文旅、枢纽、产业、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为牵引,发挥区位优势,坚持深耕南向,持续深化向南开放,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

思想解放再出发,务实合作再深化。7月11日至15日,市委书记张柯兵率陇南市党政代表团,赴成都市开展以“聚焦‘一带一路’,深化陇蓉合作”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谈发展、推项目、签协议、办节会、问经验、取真经、说体会、话感受,讲好陇蜀故事,让蜀中劲吹陇南风。

“交而通、融而兴”,一幅成都、陇南相互成就、共同发展的画卷已经徐徐展开。这前景,是两地政策贯通的高瞻远瞩!这前景,是两地通道互通的畅通无阻!这前景,是两地产业融通的高端迈进!这前景,是两地信息畅通的互通有无!这前景,是两地民心相通的发展之基……

成都市陇南市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一)

相辅相成,向南开放,开放发展、共创繁荣的陇南方向

陇南,甘肃的南大门,全境属于长江流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西北区域与西南区域连接的要冲,是甘肃省南向开放桥头堡和承接四川省北向合作的要地。

成都也同样属于长江流域, 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也是西部消费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是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一直以来,成都与陇南始终在“陇蜀”的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中交相辉映。

随着“南向通道”的建设,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南半岛的经济走廊,让“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形成一条“缠绕”地球的经济贸易“闭环”线。作为“一带”和“一路”至关重要的接点,甘肃、陇南、成都将在一带一路上同向发展。

陇南市党政代表团在成都市考察学习

“成都、陇南,交通相连、人文相近、习俗相通,有着久远的交流交往史和鲜明的发展互补性,在文旅、产业、贸易等方面合作空间广阔,拥有良好合作基础。”市委书记张柯兵说。

2019年,甘肃省明确表示支持陇南、天水两市融入成渝地区的发展战略之中,共识早已在心中,陇南依靠“一带一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发展通道经济,连点成线,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做好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文章。

行动一直在延续,继今年4月陇南市党政考察团赴成渝地区考察学习后,7月11日至15日,市委书记张柯兵率陇南市党政代表团,赴成都市开展以“聚焦‘一带一路’,深化陇蓉合作”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短短五天,成都之行收获满满:

——在成都市举办了陇南市投资环境推介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签约合作项目18个,总投资60.24亿元。陇南橄榄新城项目、成县西狭颂文化养生小镇项目、武都区万象洞大景区建设项目、陇南经济开发区医养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等7个重点项目更是全方位呈现在了成都客商的面前;

我市在成都举行投资环境推介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在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上,成都、陇南旅游协会签订了《旅行社组团合作协议》,优美的景色、独特的民俗展示, 让“南北过渡带 康养陇之南”在蓉城绽放;

——中国川渝火锅产业大会暨“陇货入蓉”中国(武都)花椒展示交易会首次进入主销地,实现了花椒从产地到终端市场的精准对接,节会现场签订采购协议金额3.8亿元,花椒产品零售额达134680元,线上交易2358万元。

——成都市陇南市更是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推动两地政策贯通、通道互通、产业融通、信息畅通为重点,在交通、文化旅游、产业、经贸、经济开发区、教育医疗和人才对接等领域全面加强合作交流,不断拓宽合作空间、深化合作层次、提升合作水平……

长空万里向天歌,深耕南向再添“翼”,陇南在向南开放,南向发展的更大空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上不断升级、不断迈进。

(二)

相倚为强,重商亲商,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陇南行动

“陇南是宜居宜游宜商的投资热土。在陇南投资经商的这些年,真正感受到了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对企业家们的尊重和爱护,对企业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在投资环境推介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甘肃省川渝商会常务副会长、陇南川渝商会会长吴心见,这位在陇南创业生活了15年的四川人,以他收获颇丰的事实向各位企业家发出到陇南投资兴业的邀请。

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一定是政商关系相对清明、营商环境良好、企业家愿意“叫好扎根”的地区。

看今朝,“走出去,引进来”的陇南,正以独特的潜质和禀赋,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向人们展示独有的魅力。

成武高速成县段纸坊府城立交

熟悉陇南的人都知道,陇南生物资源多样,是北纬33度线上的绿色宝库,境内有自然生长树种1300多种,中药材1200多种,是甘肃唯一的油橄榄、茶叶等亚热带作物产地,也是全省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和出口基地,当归、红芪、大黄、半夏、纹党参等道地中药材驰名国内外,有“千年药乡”之称。已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34种,有全国第二大矿体——西成铅锌矿带,铅、锌、金、锑、重晶石储量位列全国前十,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宝贝的复杂地带”。

随着“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的建立,陇南实现了从“蜀道难”到“天堑变通途”的历史性跨越。兰渝铁路打通了陇南北上兰州、南下川渝的通道。陇南成为西北与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中新南向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甘肃向南开放“桥头堡”,迎来了投资合作发展的最佳时期。

从走出去被人识,到让外界了解陇南,走进陇南。陇南一步一个台阶,迈得坚定而稳健。在着力改变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同时,也把精力放到事关长远的软环境建设上,注重营造稳定、高效、低成本的经商环境,为企业寻求战略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中国(武都)花椒展示交易会上,市委书记张柯兵来到陇南电商直播区与本土网红现场连线、直播互动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更是将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确立了招商引资是各级一把手工程,市县区主要领导亲自洽谈、亲自接待、亲自协调、亲自推介,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积极营造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以及亲商、爱商、重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热情好客,包容开放的陇南人更是以大数据和陇南电商为依托,构建起了“只跑一次”“一网通办”快捷政务服务体系,真正把客商和企业的事当成政府自己的事来办。

“我们将以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政策广交天下客商,共同谱写携手发展、互利共赢的美好新篇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漆文忠承诺。

“今天,陇南与成都市携手签约投资协议,努力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相信未来的陇南,是我们企业家投资经商的沃土,选择陇南、投资陇南,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四川省甘肃商会执行会长马生富说。

(三)

相得益彰,立足优势,精耕细作、取长补短的陇南基石

火锅是巴蜀文化的传承、美食的精髓、对外交往的名片,而花椒是火锅的灵魂。

时下,正值武都花椒成熟时节,饱满鲜红的果实缀满枝头,漫山遍野的椒农在烈日下辛勤劳作,丰收的喜悦映红了他们的笑脸。

而在中国川渝火锅产业大会暨“陇货入蓉”中国(武都)花椒展示交易会上,65个展位100多家陇南企业展出的以花椒为主的1000多种农特产品赢得了广大客商青睐。

川渝客商与武都区相关企业、合作社签订农特产品及项目深加工协议

当花椒遇上火锅,那必定是火力全开。重庆洪崖洞洞主、重庆小天鹅火锅掌门人何永智笑着说,武都的花椒把她麻惨了,在余味无穷的麻香中,她与武都区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购销合同,而这样的签约在现场就有12家。

陇蜀两地,餐饮文化相似相通。首次在主销地举办花椒交易会,实现了花椒从源头到终端的精准对接,为火锅、底料、调味品等企业实施源头共建、源头品控、源头索价提供了便利。更让国际火锅产业联盟会员企业如刘一手、海底捞、小龙坎、蜀大侠、小郡肝等知名火锅餐饮负责人对武都花椒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

群众正在抢收花椒,椒园里笑声不断,一派丰收喜庆的忙碌景象

长期以来,陇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特色山地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推进花椒、油橄榄、核桃、蜂蜜等“麻辣香甜”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如今全市油橄榄面积65万亩、居全国第一,花椒面积268万亩、居全国第一,核桃面积436万亩、居全国第三,品牌初见成效。以有色冶金、白酒酿造、农产品和中药材加工为主的生态工业体系初步建立,正在朝着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武都作为中国花椒最佳适生区,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花椒种植基地、花椒产品研发中心、加工中心、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是名符其实的中国花椒之都。

花椒展示交易会上陇南本土网红现场直播

“本次大会是西南、西北地区麻辣食品行业首次联手举行的盛会,对打造西南、西北地区麻辣食品品牌,促进陇南武都与成渝两地麻辣食品行业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让花椒这朵陇南的“墙里花”在川渝两地墙外飘香,助力两地与甘肃、陇南产业与行业并驾齐驱、共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火锅产业联盟主席、刘一手创始人刘松说。

合作共赢是正道,讲好陇蜀故事,传递麻辣味道,促进陇货入蓉,“优质的农特产品可以为川渝两地持续不断提供精品食材,为川菜增味增香增色,也为陇南山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提供动力。”陇南市委副书记、武都区委书记田广慈说。

(四)

相待而成,落地成歌,谱写紧密合作、互通有无的陇蜀篇章

四川是西北西南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消费输出地。在新形势下,成渝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被赋予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在参加完第27届兰洽会后,陇南市委市政府将对外招商的第一站放在了成都,旨在进一步深化开放交流,紧密合作,互通有无,共谋陇蓉两地区域合作新篇章,共建携手发展新格局。

新形势,育新机、开新局,白马山歌再一次在成都唱响,成都市陇南市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商贸、旅游、信息等各领域加强合作。

陇南市文旅推介暨品牌融入活动开幕式上的池哥昼表演

一件件项目被提上日程,一项项规划被落笔成章:

开展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陇南机场合作,积极协调市场主体开通成都至陇南航线航班。共同协调铁路运营主体依托西成高铁联动兰渝线,开通陇南(经)至成都高铁列车。争取协调加快平绵高速武(都)九(寨沟)段、九(寨沟)绵(阳)段建设,加快成绵高速扩容改造……

增强成都“三城三都”文旅品牌与陇南本地文旅资源资源耦合互动。共同打造蜀陇“三国”文化长廊;

加强医药及康养产业交流合作,发挥陇南中医药和康养产业资源,推动两地协同延伸相关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产业互利共赢发展新局面。充分利用两地绿色生态农业优势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鼓励两地企业共建油橄榄、食用菌、核桃、茶叶、蜂蜜、苗木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基地,鼓励成都市场主体合作建设陇南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百万亩中药产业园和百万亩油橄榄综合开发等项目;

陇南有特中之特的物产

互动开展“陇货入蓉城”“成都造陇南行”“新春年货购物节”等活动,支持产品同等优先进入对方市场。探索制定经由陇南至成都铁路港铁海联运班列蓉陇段补贴机制;

鼓励两地经济开发区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补链、延链、强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强教育医疗领域合作,加强人才对接交流……

在“热烈拥抱”之后必然产生可期的“化学反应”。政策沟通、联通道路、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陇南更加酣畅地融入其中,乘势扬帆。

在成都学习考察的两天,陇南党政考察团成员围绕双城经济圈建设、公园城市建设、文旅产业发展等一路看、一路谈、 一路学、一路悟,掀起一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冲击波”。“回去后,我们将立足特色、找准切入点,依托陇南电商平台,积极推动陇货入蓉,不断拓宽两市合作空间、深化合作层次、提升合作水平。”陇南市电商局局长刘粉梅说道。

陇南市区夜景

陇南也已经行动起来,7月16日,武都区召开区委常委会,具体安排部署了如何对接花椒展示交易会,以实际行动更好更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今日之陇南,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市区、县城、小城镇、美丽乡村“四位一体”建设,9县区全部脱贫摘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陇南的后发优势更加凸显。大小景点串珠成链、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文旅康养正在成为新型支柱产业。正在着眼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市、西北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

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事业,靠奋斗开创;梦想,靠实干托举。

我们坚信,明日之陇蜀,活力无限、潜力无限、魅力无限……

来源丨陇南发布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 孟涛涛 编 辑:田 倩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