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绿色经济”奏响春之序曲
2020-03-15 16:06:37 作者: 来源:
武都新闻网3月15日讯(记者 何丹瑶)三月的武都春风拂面,暖意洋洋,河谷川坝草木萌芽,林缘山地百花烂漫。一年之计在于春,平整土地、修园施肥、植树栽苗,田间地头一派忙碌场景,奏响了“绿色经济”的春之序曲。
在裕河镇庙坝村,60多名群众正在种植车厘子、黑珍珠等品种的樱桃树,大家冒着小雨,热情高涨。“到目前我们已经栽种了接近8000棵,以前我们在这里种的是玉米、小麦,但是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所以到后面,人们都外出不种了,现在通过政府惠农政策,大家都栽上了新品种樱桃树,三年以后就能挂果,这个收入肯定比当地农作物收入要好,现在大家积极性很高,争取在两三年之后,能实现满山的樱花,满框的樱桃,那就更好啦。”裕河镇庙坝村书记谈辉高兴的说道。
不仅是庙坝村,余家河、赵钱坝两村也在种植樱桃树,种植从三月初开始,现已栽植过半。依托裕河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在充分调研和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裕河镇今年将栽植樱桃树57300株,让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大樱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种上了希望之树、圆梦之花。
在梨树村,猕猴桃的藤枝已经发芽,正在给猕猴桃园施肥的村民杨德美说,“我们上的是当地的农家肥和有机肥(配比的)复合肥,这就是春季施肥,现在我们家已经种了5亩多猕猴桃,政府现在很重视,我们也很高兴。裕河镇除了茶叶、药材外,就是猕猴桃这个新产业,在政府多方面的支持下,我们把这个产业做强做大,力争过几年,让这个产品走向全国,再把产量提高一下,效益提高一下,对脱贫致富也是一个新的门路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武都区裕河片区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水利资源,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河流交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武都区最具开发价值的特色产业发展区域。2016年猕猴桃在裕河试种成功,2019年发展到121亩,挂果60亩。三年经营,初见成效,随着管护技术、种产销产业链日趋成熟,猕猴桃产业正在稳步向前发展。
在阳坝村,武都区茶叶站的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当地群众进行春茶栽种,株距行距如何控制,春季茶园如何施肥管护,当地群众听的很认真。“裕河的春天来的相对早一些,所以我们的春耕生产工作也进行的比较早,近期我们联合区茶叶站的技术人员开展阳坝村30余亩茶叶示范园建设,预计一周后我们裕河的春茶也将开始采摘。”阳坝村工作人员朱亚娥说。裕河镇是甘肃茶叶三大主产区之一,裕河茶茶品优质、茶香浓郁,饱受消费者喜爱。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展茶园2.3万亩,春茶产量4.5万公斤。
茶叶、猕猴桃、樱桃,武都的春耕生产,以绿色打底,用林果着色。油橄榄、花椒、核桃绿了山川,也鼓了群众的腰包。近年来,武都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生态优先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的关系,持续做大绿色产业,坚持建设秀美山川。从山水绿到产业绿,从生态美到百姓富,“绿色经济”奏响春之序曲。
延伸阅读:
- 武都区与安定区产业协会交流座谈会召开(2016-09-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