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喜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批)名单出炉,武都上榜!

    2020-02-28 20:45:42  作者: 来源: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工作的要求,根据《农业农村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科技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9〕3号)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经县市(垦区、林区)申请、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决定认定四川省广元市朝天核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83个地区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批)(见附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重要性

 

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建设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对各级党委政府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各有关部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充分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迫切需要。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此项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抓实抓好。

 

二、扎实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重点工作

 

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市场导向和绿色发展,以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塑强特色农业品牌,建立农民能够合理分享二三产业收益的长效机制,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在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经营主体、强化利益联结等方面统筹推进,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重点建设完善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体系、质量控制体系,推进形成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市场主体利益共享、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三、切实抓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地要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导,进一步做好产业布局,推动有条件、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县市编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科学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坚决杜绝重认定申报、轻建设管理的现象。要进一步强化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发挥好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行业管理部门具体落实、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组织协调机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参与,增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的内生动力。省级农业农村、林业草原、发展改革、财政、科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指导、服务和监督,推动出台适宜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打造特色鲜明、优势聚集、产业融合、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截至目前

甘肃省共有5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一起了解一下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

武都花椒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第三批)

 

武都花椒历史悠久,北魏时期编著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以品质优良、芳香浓郁、麻味淳正、色泽艳丽享誉中外。近年来,陇南市聚全力做花椒“文章”,花椒产业已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

据了解,武都区累计发展花椒100万亩,挂果面积70万亩,年产量4200万斤,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现在花椒基地覆盖全区绝大多数乡镇和村社,受益贫困村245个,占建档立卡贫困村的85%,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脱贫2.2万户8.6万人。花椒已成为助农增收、精准脱贫的第一产业,为此,群众也把花椒树称为“脱贫树”“致富树”。

 

 

 

甘肃省榆中县

兰州高原夏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第二批)

 

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病虫害少。高原夏菜产业是榆中县产业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的支柱产业。

 

 
 

甘肃省静宁县

静宁苹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第二批)

 

静宁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独特的地域、气候、土壤特点,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静宁苹果以口感脆甜著称,色泽鲜艳、硬度强、货架期长、极耐储藏和长途运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静宁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举全县之力推进苹果产业开发,建成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苹果之乡”。
 
 

 

甘肃省岷县

岷县当归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第二批)

 

岷县素有“中国当归之乡”的美誉,所产“岷归”驰名中外。“岷县当归”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因其质量最佳、含量丰富、产量最大而驰名中外,远销国内外。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

定西马铃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第一批)

 

定西市作为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年降雨量少,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耕地养分富钾、昼夜温差大,生产的马铃薯不仅薯块大、薯形整齐、口感好、耐贮运,而且淀粉含量高。定西市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薯都”的目标,现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棒棒哒!
快来给咱们武都花椒
“疯狂”打call!
 
 

新闻+++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武都花椒产业,稳定全区花椒种植规模,强力助推产业扶贫,切实提高椒农经济收入,武都区结合全区花椒产业发展现状,2020年全区计划栽植嫁接花椒3万亩,苗木繁育220万株,调运220万株。
 武都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全国花椒最佳适生区之一。近年来武都花椒通过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在种植面积、产量、质量、销量上均居全国前列。
武都区林业局局长陈长德介绍,武都花椒“脸红心黑叶子麻”,不仅味重,而且油多,品质优于很多地区的花椒。
在武都区汉林镇汉坪村的花椒园里,武都区花椒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椒农靳社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她开展花椒树的嫁接改良。
靳社告诉记者,去年栽种嫁接花椒的时候,她还有点不愿意,在镇党委书记的劝说下,她才栽了几棵,通过两三年的观察,她发现了嫁接的无刺花椒产量高、颗粒大等优点,今年她自己又嫁接了一些栽到了地里。

 

目前,嫁接花椒已在武都区全面推广栽种,其中,汉林、马街、安化,两水等推广较早的乡镇今年已有2000多亩进入挂果期。武都区针对部分区域花椒品种老化退化问题,积极推广种植嫁接花椒,该品种由八月椒嫁接改良而成,以树枝树干无刺或者少刺而得名,具有抗涝抗旱的特性,以及寿命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推广至今,深受广大椒农喜爱,育苗数量、种植面积、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为武都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