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都区:“四个到位”确保“拆违植绿”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组织有力,责任落实到位。武都区高度重视“拆围植绿”工作,区委、区政府对此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区委组织部派出多个督查组深入乡镇(街道)指导开展“拆围植绿”工作,同时将拆除围墙大门,建设开放、绿色、共享的村(居)民服务中心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工作执行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拆除基层党员干部心中固化思想藩篱的具体措施,要求党(工)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加强对“拆围植绿”工作的组织领导,迅速启动拆除工作。二是分类施策,工作推进到位。针对不同情况,因村(社区)施策,确保了“拆围植绿”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全区累计拆除村(居)民服务中心围墙大门232个,原有开放式村(居)民服务中心468个,基本实现了绿色、开放、共享的村(居)民服务中心全覆盖。三是开展讨论,思想认识到位。各乡镇(街道)按照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干部职工、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在工作推进会上和政务微信群里开展集中讨论,既谈了对“拆围植绿”工作的认识,又帮助个别村(社区)干部解决思想上的误区,有效地将乡村两级干部尤其是村(社区)干部思想统一到市委、区委的安排部署上,将无形的思想藩篱破除在先,为拆除有形的围墙大门提供了坚定的思想保证。 四是建章立制,后续建设到位。在“拆围”工作完成之后,武都区将“植绿”工作与精准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改造升级、植树绿化、建设广场舞台、配备文体器材等措施,高标准推进村(居)民服务中心后续建设工作,为党员群众学习议事、群众文化娱乐提供舒适、便利、实用的互动场所。同时,各乡镇(街道)严格按照村级组织权力规范运行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便民服务流程,简化便民服务工作程序,努力将事关群众利益的每一件事情办好、办到群众心坎,真正将拆除有形的围墙大门和解决干部群众无形的思想藩篱同步拆除,逐步形成了党员在服务中心开展活动、群众在服务中心文化娱乐、村(社区)干部在服务中心坐班办事的良好局面。(李腊梅 李成明)
延伸阅读:
- 【甘肃日报】白龙江畔的英雄壮歌——追记勇救落水妇女不幸牺牲的武都区公安局巡警樊龙(2016-10-26)
- 【兰州晨报】英雄民警樊龙救人牺牲 武都市民挥泪送别(图)(2016-10-27)
- 【人民网—甘肃频道】武都区:加强市容环境整治 迎接创卫工作检查(2016-10-27)
- 【兰州晚报】陇南武都万人空巷 送别牺牲民警樊龙(2016-10-27)
- 【人民网-甘肃频道】武都区:多措并举助力农民增收(2016-10-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