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高山戏采访作品专稿‖过河卒:高山之戏(外4首)

    2017-03-21 16:54:31  作者: 来源:
高山之戏(外4首)

过河卒

1.

我想那高山顶上,一定是人与神之间感应并发生了什么状况,

一群装神弄鬼的农人,敲锣打鼓,冰天雪地里正在“上庙”、“圆庄”。

2.

“吆嗬嗬!——”一嗓子推开了莽莽群山,

“吆呵嗨!——”一声吼,便拽回来大家所期望的吉祥。

3.

纪念李文忠也罢,慰藉一种心情、打开一块心结也罢,

祀神娱人,质朴的初衷,在西秦岭山地,在大山深处,无须繁琐的包装。

4.

高山戏,上演了;寓教于乐的故事,唱上了。

诙谐滑稽、有所隐秘的,却不仅仅是旦角们,无一例外的男扮女妆。

5.

一副简单明了的纸壳子,却把文化的根须伸向了远古时期的傩,

一种原始质朴的神灵崇拜,端起的却是农耕中国最为家常的一碗饭香。

6.

武都方言,是自己固守的官话。喜怒哀乐,里短家长,信手拈来,

就是一段所谓的“开门帘”,抑或“打小唱”。

7.

“吆嗬嗬!——”冰封大地了,闲来无事了,

“吆呵嗨!——”高山之上,一种演唱,百般乡愁,千万次文化的回望。

高山戏采访作品专稿‖过河卒:高山之戏(外4首)

神睡了没有

夜深了,武都米仓山一带,夜深了,

这会儿神睡了没有,反正,人还没睡。

正月十四,鱼龙镇上尹家、王沟、安子、观音坝等村落,

整个武都高半山区,人们再酒不醉,八方诸神半醉半醒。

不管是“做过场”还是“吆呵嗨”,即便“耍社火”,

总是要极尽可能让人神同乐,都要高兴。

生活中谁能没个磕磕绊绊呢?而神灵往往能包治百病,

管你信还是不信,却不得不对其,心存敬畏。

高山戏采访作品专稿‖过河卒:高山之戏(外4首)

站在高处

往高处一站,心就敞亮了;

心胸宽广,人就健康了。

高山戏采访作品专稿‖过河卒:高山之戏(外4首)

“上庙”

“上庙”,就是到庙里去,给神灵上炷高香,

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事拜托给神,

耕耘的事,还得靠自己。

陇南大多数村寨都有各自的山神庙,土地庙,

或者药王庙,龙王庙,

庙是神灵的办公地点,是村民们的精神诊所。

任何不如意的事,到庙里给神灵一说,

心里的疙瘩,立马解脱,

未来的日子,依稀仿佛,已经红红火火。

高山戏采访作品专稿‖过河卒:高山之戏(外4首)

“走印”

常人终其一生,才能完成一枚既公开,又私密的个人“印”,

这“印”是你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生鉴定。

高山之戏里,也有一个非常神秘,非常独特的程式,叫“走印”,

是“耍灯人”要在大地上,

现世地踩踏出一个大大的字符来。

驱邪扶正也罢,祈福纳祥也好,“佛”、“法”、“僧”、“宝”,

“走印”的人心里清楚,当然,土地神,亦啥都知道。

高山戏采访作品专稿‖过河卒:高山之戏(外4首)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过河卒:原名焦红原,甘肃武都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陇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武都区作协名誉主席。出版有《山水陇南·收藏》《山水陇南·诗意》(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12),《陇南文化:西秦岭山地人文历史的视觉性回顾》(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2)等,《陇南文化》荣获甘肃省第八届优秀史志成果一等奖;陇南市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现任陇南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 赵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