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坝乡:“乡村夜校”点亮农村夜生活
“白天主要忙农活,晚上吃完饭就到活动室坐一坐、听一听,参加夜校学习。”磨坝乡竹园子村村民朱军林说。
为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磨坝乡立足乡村实际,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积极创办“乡村夜校”,着力推进政策、法律宣传工作走深走实,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等志愿者作用,促进藏汉民族一家亲,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新动能”。
晚上七点钟,磨坝村村委会的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夜校老师”正在为村民们讲解法律知识,大家围坐一团,边听边记。“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经过参加学习后,慢慢感觉到法律原来和生活息息相关,像我们这些经常外出务工的人,多了解点法律知识很有必要,以后在外面遇到难题都可以通过法律方式解决。”磨坝乡磨坝村村民王培华高兴的说。
据了解,自“乡村夜校”开办以来,磨坝乡通过集中学习、交流对谈、上门助学等多种方式,为广大群众宣讲理论、解读政策,让群众在自家门口就能了解法律法规、农业技术等知识,使“乡村夜校”成为推动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百姓身边的“思想加油站”。
“自从‘乡村夜校’成立以来,我们乡司法所经常组织法律顾问、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派出所民警等骨干力量组成普法宣讲团,每周至少到‘乡村夜校‘开展一次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在全乡形成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磨坝乡司法所所长长王义先说。
如今磨坝乡的村民们,白天在村庄搞建设、田间地头抓产业,晚上参加“乡村夜校”充电蓄能,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下一步,磨坝乡将以‘乡村夜校’为载体,持续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加强乡村德治建设,深化村民自治,促进‘三治’联动,为乡村治理注入‘新动能’,进一步促进群众思想观念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磨坝乡党委书记成杰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珂
监 制: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孟涛涛 王肖晶
编 辑:石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