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镇:党建引领新风尚 文明新村别样靓
窗明几净的农家屋、精美别致的村规民约牌匾、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宣传墙……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便是武都区柏林镇袁家坝村。2021年,袁家坝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柏林镇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探索“党建+乡风文明”模式,通过大力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久久为功,构筑起了新时代乡风文明新格局。
党建育乡风 文明实践展新貌
袁家坝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村民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邀请老党员、退役老军人作为讲解员宣讲红色故事,让中小学生、青年干部“沉浸式”体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智慧党建平台定期推送学习内容,通过“庭院微宣讲”、送书入户、“敲门行动”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惠民政策、法律知识等,让好政策、正能量“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通过送戏、送电影下乡,开展关爱服务行动,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群众文化生活。
党建淳民风 移风易俗树文明
为促进袁家坝村树立新风尚,袁家坝村“两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修订村规民约,倡导村民主动遵守,明确对乱搭乱建、焚烧秸秆等问题的处理措施,引导村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袁家坝村创建“市级文明村”以来,民风得到明显好转,居民们不再攀比金钱和物质,而是比起人居环境、门前“三包”和志愿服务时长,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确保村规民约的整体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以前我们都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轮到城里人羡慕我们农村人的生活了,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乡风文明,每天和村里的邻居们打交道心情都很舒畅。”袁家坝村村民赵玉兰开心地说道。
党建正家风 传承美德续流传
城里的孩子,辅导班琳琅满目,多得“选择困难”,然而,对于山村的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来说,“课后小灶”却是奢侈的梦想。为了圆孩子们一个小小心愿,每年寒暑假,村支部都会邀请大学生志愿者来村为留守儿童开设美术、音乐、文化等兴趣班,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同时,袁家坝村创新运用各类活动载体,深入挖掘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内涵,引导广大群众提升文化自信,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风。由村“两委”干部带头,将家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要求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勤俭节约、敬老爱老的良好观念。
“现在我们村里敬老爱老的氛围非常浓厚,每逢重要节假日,志愿者都会为村里留守老人进行志愿服务,为他们做一些打扫卫生、理头发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柏林镇袁家坝村党支部书记王琴说。
党建树新风 共建和谐新农村
既有殷实富足的物质性内涵,更有日益增加的精神性内涵,这才是“美好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袁家坝村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通过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爱党爱国意识、法治意识。提倡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崇尚孝道,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同时,通过开展“最美家庭”“清洁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系列活动,倡导群众形成勤俭团结、务实肯干、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挖掘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的人向善向美。
乡村振兴正当时,务实担当开新局。下一步,柏林镇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聚力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蓝图。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