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小花椒”种出致富经

7月的武都,炙热的空气四散开来。热辣的骄阳下是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花椒树,一簇簇花椒挂满枝头,将整个田野染成了红色。微风吹来,阵阵“麻”香沁人心脾,椒农们在浓浓的椒香中,背着背篓、挎着篮子采摘花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的花椒长得好,比去年的颗粒还大,又是一个丰收年啊!”武都区汉林镇三家地村村民李永清在自家地里查看花椒长势后满怀信心地说道。
北纬33°的独特位置、南北气候过渡区、河谷型地理地貌、适度的降水、充足的光热资源,多样富集的资源品种,98%以上的空气优良天数、全域无重金属污染的碧水和净土,孕育了武都花椒的高颜值、好品质。色红油重、粒大饱满、芳香浓郁、麻味醇厚,口感品质上乘,所产“大红袍”花椒更是享誉中外。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近来年,武都区按照省、市“拉开架式构建农业特色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和省、市、区党代会确定的关于加快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目标,深化落实“3+6”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思路,立足武都独特地域优势,把花椒产业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优势产业,依托产业扶持政策,建基地、抓管理、强科技、促营销,使花椒产业实现了粗放经营向科学管理,产品优势向商品优势的大转变,花椒产业“闯”出了新路子、“迈”向了多元化,成为武都区强区富民的优势主导产业。
“今年政府帮助我们发展花椒产业,给我们送来有机肥和农家肥,改善土壤肥力,解决椒园土壤板结、肥力不够的问题,让我们的花椒提质增效,我今年也种了七八亩花椒,预计能摘八九百斤干花椒,还能卖个四五万块钱。”李永清满脸笑容地说道。
武都花椒走过了“零星栽植、地埂模式、荒山开发、规模连片”的发展历程。如今,在海拔1000米-1900米适生区域已基本实现花椒全覆盖,全区稳固发展花椒100万亩,已建成万亩基地8处,千亩基地108处,花椒种植覆盖全区37个乡镇(街道)、650个村。小小花椒让田地生出“致富经”,11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花椒产业实现稳定脱贫,迈步走向“振兴路”。
通讯员 石晨 图/文
监 制: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孟涛涛 王肖晶
编 辑:周红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