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姜家山:绿水青山间 新景入画来

    2022-05-13 15:08:06  作者: 来源: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一排排仿古小院错落有致

素雅的白墙灰瓦

点缀着乡风文明的彩绘

袅袅炊烟 小小村落

人在景里 路在花中

这里就是陇南武都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乡村美起来

姜家山村位于马街镇下南山

原本的它是一个祥和安宁的小村庄

2008年5月12日

一场大地震给整个村庄带来了巨大破坏

2008年开始

姜家山村将新农村建设与灾后重建相结合

以打造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精品村为目标

完成了207户居民住房

及村部大楼、村级卫生室的仿古改造

在主街道栽植冬青树205株

摆放移动式花箱183个

绿化村内空闲地10亩

公路两侧栽植行道树2056株

完成文化广场院面地砖铺设900平方米

修建中心广场花园16平方米

建设文化墙110平方米

新建400立方米蓄水池1个

建设备用取水点两处

架设人饮提灌管网6000米

浆砌村内护坡340米,修建排洪渠95米

新建垃圾集中填埋场1处、垃圾屋3个

安装街道垃圾箱20个

配发出沼车和垃圾清运车各1辆

修建村门1处

如今一座

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村

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五凤山麓

产业引领群众富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

产业兴旺是重点

需要千方百计凝聚起产业兴旺新动能

近年来姜家山村紧紧围绕

“产业强村、特色富民”的发展理念

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基地”模式

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级花椒协会1个

发展会员7名,培育花椒技术人员258人

以下南山万亩花椒基地为依托

全村栽植花椒1200亩

 

△姜家山村花椒种植

2021年花椒总产量10.7万斤

产值535万元人均花椒收入5538元

为保障椒农安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农忙时节,马街镇党委政府

还为椒农组织了爱心便民车队

免费接送姜家山椒农出行

“政府的爱心车早晚接送我们,

让我们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太感谢了”

椒农姜成新满脸笑容地说道

一辆辆爱心车搭载的不仅是椒农的安全

更是关怀与安心

2021年国际火锅产业联盟

在姜家山村考察花椒种植时

对姜家山村的花椒生产环境和

品质表示了高度认可

花椒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姜家山村深入挖掘

五凤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优势

村党支部引导群众

积极开办农家乐、农家客栈、

发展生态养殖业、传统手工业

探索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目前,已成立了旅游协会

新办农家乐3处

手工荷包、鞋垫等附属小产品逐步兴起

群众增收路子进一步拓宽

2019年,村“两委”班子积极谋划,

利用村内长期闲置的旧学校

打造游客接待中心一处

集避暑纳凉、休闲娱乐、农家体验为一体

进一步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姜家山村

沉睡的资源活了起来

分散的资金聚了起来

老百姓的日子好了起来

滋养乡风文明兴起来

从贫穷到生活富足

从落后到大步赶上

透过姜家山村的发展

能够看到武都乡村发展的活力与蓬勃劲头

房屋焕新了、道路硬化了

无不彰显出乡村发展的巨大变化

但其实,乡村振兴真正变化最大的是

人的状态和精气神

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实现乡村振兴

需要用文化凝聚人心

消除落后的文化观念

用先进文化培育新一代农民

近年来

姜家山村着力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

开设农家书屋

夯实村级公共文化阵地

深入开展“平安村社”创建

“十星级文明户”、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引导村民自觉摒弃不良风气

形成孝老爱亲、向上向善的优良风气

着力形成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

构建和谐平安新农村

如今

身处城市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我们

需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熏陶

需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也需要在城市的喧嚣与嘈杂过后

收获心灵的安宁

现在的姜家山

一村一落是美景

一山一水总关情

这幅“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

农民富、乡风好”的美丽乡村画卷

正等待着人们来翻阅

融媒体中心记者:石晨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虎伟

责 编: 孟涛涛 编 辑:周红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