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武都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 凝聚乡村治理合力

    2022-04-19 17:11:20  作者: 来源:

武都区坚持把基层治理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经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新路子,凝聚乡村治理合力。

自治为基,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力”。按照“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原则,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于民主自治全过程,以党群活动日、群众议事日为载体,结合政协协商议事基层工作站职能,积极引导群众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开展说事议事和民主协商活动,提高群众参与乡村规划、产业发展、矛盾调解、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群众自治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目前,开展说事议事和民主协商活动8500余场次,办理实事3500余件,有效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工作机制在全区纵深开展。

法治为要,增强乡村治理“驱动力”。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积极创建“法治示范小区”5个、“法治广场”58个、法治示范村55个,青少年法治实践基地2处,开展“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培训120余场次,使法治宣传深入人心。全面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和法律援助工作,为40个乡镇(街道)698个村(社区)签约法律顾问,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矛盾化解“三联调”协调联动机制,完善纵横互联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成立乡镇、村级个人调解室7个,金融调解工作室1个。目前,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61件、调解成功2988件,切实把化解矛盾的关口前移到群众家门口,把矛盾解决在源头,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德治为本,激活乡村治理“浸润力”。规范完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大力推行道德红黑榜和失信失德公示曝光制度。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区范围开展“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同时,强化传统文化传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建设文化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文化阵地720余处,开展道德文化讲堂500余场次,播放红色影片10余部,受教育群众26万余人,赓续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的群众基础更加广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