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武都区:“五抓五到位”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2022-04-16 14:32:12  作者: 来源:

武都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作用,通过“五抓五到位”工作措施,扛牢政治责任,发挥组织优势,扎实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一体推进。

抓高位谋划部署,推动责任压实到位。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建立完善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审议出台《武都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规划》《武都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任务清单》,将工作任务分解为7大项24小项,压实部门责任和行业责任,确保任务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同时,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结果运用,促进干部担当作为。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包抓机制,发挥县级领导牵头抓总作用,以上率下,联系帮扶脱贫村和乡村振兴重点村,统筹推进“十镇百村”乡村建设行动,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

抓干部队伍建设,推动素能提升到位。持续做好选调生到村任职工作,招录“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从事支教、支农、支医等工作,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为民办事服务。注重把对干部的考察考核放在“平时”,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一线中提拔任用300多名优秀干部。全面实施村干部队伍建设“两强两化”工程,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8.4岁 ,“两委”班子成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33.6%,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73.5%,整体呈现出年轻化、素质高的结构优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因村派人、按需选派,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756名,紧扣乡村振兴现实需要,累计培训干部1.2万人次。

抓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作用发挥到位。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制定《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按照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应整尽整的原则,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51个。充分发挥党建示范点带动效应,先后创建党建示范乡镇10个、标准化示范党支部130个。新建党群服务中心16个、维修改造党群服务中心423个。制定《武都区村干部管理办法》,落实村干部坐班和“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制度,促进村级干部履职尽责。建立乡镇(街道)包抓领导和党建专干“一对一”帮带机制,促进提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水平,督促规范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全力抓好中央、省级财政和党费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奖补办法》,实行“党建+”发展模式,全区2021年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49个、占比54.27%。建立党建“月调度、季督查、半年观摩”制度,通过观摩学习,交流评比,逐步推动全区党建工作“逐村达标、整乡推进、整体提升”。

抓人才政策落实,推动人才引育到位。借力东西部协作契机,和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互派1000余名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帮扶培训和跟班学习,引进涉农技术10项。成立中药材、花椒、油橄榄、蔬菜等13个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和全国首个县域无刺花椒专家工作站。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36名业务精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乡镇科技副乡镇长,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传授推广先进技术。组织录制《武都人才面对面》电视访谈节目,在“陇南武都组织”微信公众号开设“武都人才风采榜”栏目,宣传赵海云、徐福林等优秀人才先进典型事迹,进一步激发了人才工作活力。

抓乡村综合治理,推动三治融合到位。紧扣“党建是核心、自治为依托、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总体思路。把党的领导贯穿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组织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党群活动日”制度固定落实,鼓励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在全区创建40个“法治示范村”,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免费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发挥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作用,在全区范围评选“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建设文化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文化阵地58个,开展道德文化讲堂500余场次,教育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增强乡村治理的“软实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