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丨俯首甘为孺子牛 真心服务在乡村
2021-04-23 09:23:33 作者: 来源: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武都区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在党史学习中积蓄力量,在春耕生产、乡村治理中,与群众一起干、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用心用情为民服务,共同守护田间一方净土,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构建产业人才引擎 助力乡村振兴
连日来,武都区油橄榄办技术人员在桔柑、角弓、石门、汉王等乡镇开展油橄榄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技术指导,为当地群众培训高接换优及综合管理技术。技术人员通过现场示范,重点就油橄榄品种选择、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嫁接方法等技术进行系统讲解培训,现场与参训农户交流互动,耐心解疑答惑。此次培训共计发放《油橄榄丰产栽植技术》、油橄榄电动采果机宣传册1200余份,嫁接刀1200余把,发放油橄榄良种接穗11400枝。
“以前我自己种植油橄榄全靠土办法,也不知道怎么去管护,所以我家的油橄榄挂果率一直不是很理想,通过此次现场教学,我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解开了内心的疑问,相信来年我家的橄榄树会越长越好。”桔柑镇贺家坪村村民王福海说。
“开展油橄榄高接换优及综合管理技术培训,使现场参加培训的种植户认识到自己管理的不足和今后改进的方向,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了油橄榄种植户的管理水平,也激发了当地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促进油橄榄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武都区油橄榄办主任赵海云说。
同时,为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调动广大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积极性,武都区油橄榄办针对乡土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和测评,对测评合格人员颁发了乡土技术员聘书,配发了嫁接刀、修枝剪、手锯420套,全力构建产业人才引擎,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
将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这个花椒树在栽植时,要选择地势高、光照充足、疏松肥沃的土地,在栽种之前要先深耕,并且施足底肥。嫁接可以用丁字形播接法和芽头嫁接法,并选择优良的品种,取出中部外围无病虫害的营养枝条,去除叶片只留下叶柄,用塑料薄膜将接穗砧木进行绑扎,大约两周之后检查成活的情况并及时松绑……”。武都区花椒中心技术员在给马街镇群众指导花椒树种植和日常管理时格外细致。
今年是花椒产业三年倍增计划的开局之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武都区林草局区花椒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在佛崖镇贾店村、鱼龙镇宁家山村开展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嫁接换优、配方施肥、清园除杂、刨盘涂白等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花椒综合管理技术培训,现场讲解、实地示范、手把手教学,种植户各个成了“土专家”。
“我相信,掌握了花椒的日常管护技术,我们的花椒树一定会枝繁叶茂,花椒收成也一定会越来越好。”佛崖镇砖庙子村椒农刘金米欣喜地说。
武都区农业、林业技术员们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实绩清单”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的重要一环,围绕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生产农业科技指导,让农户懂得科学种养,推动农村产业提质增效,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乡村环境大变样 服务群众打通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洛塘镇高度重视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紧紧围绕营造“提升洛塘形象、建设美丽乡村”主题,按照分片包干,网格保洁,有力推动了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长效机制得到了健全完善。
为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连日来,洛塘镇组织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志愿者及群众对镇区主干道、村内道路、河道沟渠、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进行了集中清理,切实解决了群众长期关切的痛点难点问题。
活动中,党员干部充分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优良作风,镇村两级干部带头参与、自主分工,有序打扫道路沿线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仅为辖区群众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了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