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花“鲟”富记
2018年,经过在四川眉山等地考察学习,在外务工多年的田秋花和丈夫、儿子决定在家乡发展高端冷水鱼项目,成立了田家沟生态鱼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并开始动工修建鱼塘,2019年7月22日,鱼塘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养殖中华鲟。
“自然生态是我们发展中华鲟养殖的最大优势。”田秋花指着养鱼场介绍,经过专业检测,这里不仅水量丰富,而且水质也适合养鱼。
笔者看到,这个约1000平方米的养鱼场的确有些不同寻常——深山峡谷,水流淙淙,崖上草木葱翠,不时有飞鸟盘旋,山谷河水叮咚,夹带着丝丝凉意……宛如人间仙境。
“这里养殖的中华鲟因为生长周期长,基本两年才长到1.5斤,因此肉质非常紧致,客人口碑很好。”田秋花说,最开始投放的3000尾鱼苗,现在已满两年时间,基本能长到1斤半到两斤之间,已开始向周边村镇售卖,市场反响非常好。
“销售不是问题,既有面向本地饭店、超市的零散销售,也有四川眉山的统一代收,关键怕供不应求。”良好的市场前景不断燃起田秋花扩大养殖的信心,从开始养殖3000多条,发展到9000多条,如今大小育苗已达到18000多条。“预计明年会真正见到效益,按照一斤45元的市场价算,收益可达40万左右。”
隆兴镇镇长王翔介绍,镇政府也和城区尚好佳等超市和饭店谈妥了基本的销售意向,人工养殖中华鲟将稳定销售到周边县、市。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田秋花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随着今后的发展,她将进一步稳定扩大规模,并借这一特色优势发展特色农家乐,吸引更多游客消费。
来源丨甘肃农民报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 孟涛涛 编 辑:田 倩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