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武都花椒红了!

    2021-07-07 09:05:43  作者: 来源:
武都,山水相依
 

山,孕育着性格

水,滋养着胸怀

武都的山水 武都的花椒

一粒粒饱满的红珠

芳香馥郁 气息氤氲

裹挟着最迷人的气息

撩动着人们的味蕾……

每年的7月,骄阳似火,也正值武都花椒的采摘季,田间地头欢声笑语,大爷大妈们喜上眉梢,感受这一年的花椒丰收季。

走进武都区马街镇沙坪村,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郁郁葱葱,微风拂来,阵阵“麻”香沁人心脾,颗颗花椒挂树梢,颗粒丰硕似玛瑙,椒果飘香漫山坡,手舞足蹈椒农笑。

花椒地里,到处是椒农们忙碌的身影,只见椒农用娴熟的采摘手法采摘着这些“致富果”,烈日炙烤着大地,落日的余辉映红大地,丰收的花椒,是对她们辛勤劳作最好的回报。

当地出产的花椒不仅个大、味鲜、果粒饱满,而且芳香浓郁、香麻十足,已成为市场追逐的畅销货。

每年7月是花椒的主要采收繁忙时节,椒农杜刚强告诉记者:现在是采摘花椒的最佳时间,我们主要种的是大红袍,我们种植大红袍花椒已经20多年了,有的花椒树比我年龄都大,现在花椒收益比较可观。希望武都大红袍走的更远,让更多的人知道,也希望花椒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收益。

如今,在沙坪村,已经呈现出绿了山坡、富了群众的发展局面,青山增添绿意,产业保值增值,种植花椒树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实现了“人在林中住,钱从树上来”。

武都区按照

“培育特色产业、

发展优势产业、巩固传统产业”的总体要求

紧紧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

重点培育花椒等优势产业

目前,花椒产业不但成为了山区群众

增收致富的“铁秆庄稼”

也促进了周边村镇劳务经济的发展

一大早,马街镇安坪村村民李燕就早早来到沙坪村万亩花椒示范基地采摘花椒。李燕是安坪村人,由于孩子放假,她便利用闲暇时间就近务工,增加务工收入,补贴家用。

近年来,随着武都花椒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花椒产量也逐年上涨,每年在花椒采摘季,来自武都和周边市县的摘椒工人,就活跃在百万亩花椒林地中,花椒采摘价格也从十年前的一斤一元钱,上升到现在的一斤四元,采摘工的收入也是逐年攀升。

据了解,武都花椒走过了“零星栽植、地埂模式、荒山开发、规模连片”的发展历程。如今,在海拔1000米-1900米适生区域已基本实现花椒全覆盖。1995年全区花椒面积仅为25万亩,花椒产量仅为67.5万公斤,产值为 1350万元,人均花椒收入30元。

目前,全区稳固发展花椒100万亩(其中85%为大红袍品种、5%为二红品种、10%为八月椒、叶里藏等其它品种),已建成万亩基地8处,千亩基地108处,花椒种植覆盖全区37个乡镇(街道)、650个村。2020年全区花椒总产量6000万斤,综合产值36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武都花椒在全国具有“面积第一、产量第一、品质第一、农民收入占比第一”的行业地位。适生区贫困人口花椒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11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花椒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记者:赵振 焦小菊 孟明春 李剑超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 孟涛涛 编 辑:周红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