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人民网】「新春走基层」种养结合,变废为宝——刘王社的致富路

    2018-01-31 10:09:25  作者: 来源:

「新春走基层」种养结合,变废为宝——刘王社的致富路

刘王社通过监控查看猪舍情况(实习生 范宁 摄)

      据人民网1月30日讯(记者 刘海天、实习生 范宁)“那就是我们的农场,种的都是‘无公害蔬菜’,村里饭店爱用!”说起这些,陇南女子刘王社充满了自豪。山坡下就是她经营管理的陇江家庭农场,100个塑料大棚绵延排列,看起来很是壮观。

      刘王社家住陇南武都区石门镇水地坝村,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致富能手。2013年,她带头成立了武都区诚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咱这蔬菜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秘诀是它‘吃’得好。”刘王社说。原来,农场的蔬菜瓜果“吃”的是专门的“有机餐”——就是养殖产生的废弃物、沼渣、沼液等生物有机肥。

      最初,合作社只建了养猪场。随着规模的扩大,猪粪便的处理成了最大的难题。粪便没有地方存放,臭气熏天,夏天在几里路外都能闻到。为解决粪便污染的问题,2014年合作社投资120万元建了一座沼气池和一处干粪堆肥池。沼气池采用粪尿分流技术,既有利于清粪工艺的操作,又可以节约用水,保持肥力。其中,沼液、沼渣、腐熟干粪用于发展果蔬产业,产生的沼气可为周边30多户村民服务。

      农场的蔬菜有西红柿、茄子、豆角等,主要销往附近的各大超市和批发市场。与此同时,种植业又为养殖业提供了饲草来源,以牧促农、以农养牧,合作社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种养结合之路。

      能有如今的成就,刘王社是一路干出来的。“那时候一天挣20块钱就高兴得不得了。”刘王社说,她1996年创业,至今已有22年了。起初她背着自家酿的粮食酒到市场上卖钱,再用钱买粮食,每天要跋涉将近30公里,才勉强养家糊口。后来,她和丈夫李世平开始尝试搞养殖,利用闲置的工厂厂房建起了一个小型养猪场。2006年,她又投资建设了一座饲养量达2000只的蛋鸡场。2011年她又投资100多万元,在村旁的荒山坡上建了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

      “家里一共五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一开始想着搞养殖多赚点钱。后来发现单一养殖方式风险很大,收入也不稳定。”2013年,李世平夫妻俩抱着这种想法,牵头成立了武都区诚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存栏育肥猪1016头、种猪180头,年出栏仔猪1600头、育肥猪500头,年销售收入可达500万元,利润约40万元。仔猪不仅供应给周边区县,还远销陕西、四川等地。

      不仅自己家日子越来越好,夫妻俩还带领周边群众一起脱贫致富。他们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流转土地,以1亩地2000元的价格流转贫困户家中的荒地进行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采用种猪代养的模式,即养殖基地卖给农户猪仔,在喂养过程中提供饲料、技术等支持,并在猪出栏后帮助销售。现在合作社的发展已经惠及了15家农户,共流转了62亩土地进行养殖经营。2016年,诚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甘肃省级养殖示范合作社。

      说到创业成功的“秘诀”,刘王社说主要是要讲诚信,所以她们合作社的名字叫“诚达”——就是“诚信达天下”的意思。“每次育肥猪出栏,外地客商开车来收购,有些商户为了多卖钱就拼命给猪喂食,这导致一些猪在运输过程中颠簸断肠而死。我们一般在运输前两天就会停止喂食,这样颠不坏。”重视诚信,更有爱心,刘王社夫妻俩富裕不忘家乡、积极奉献社会。在去年的陇南“8·7”暴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给金坪村、玉坪村和浩家沟村的受灾群众送去了西红柿、笋瓜等蔬菜,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

      “今年要完善一下农场的基础设施,为将来发展做好准备。现在政策好,可以再贷点钱搞个农家乐,发展一下观光农业。”说起今后,刘王社夫妻俩信心满怀。

【编辑 杨榛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