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铁手铐中有文章

    2017-12-19 14:57:58  作者: 来源:
铁手铐中有文章

杜希甫
 
  乾隆四十四年,是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乡试的大比之年。就在这一年的农历八月初上,年方二十一岁,风华正茂的邢佺山先生,兴致勃勃地赶到西安,参加乡试。第一场便中了举。这一下,佺山先生的身价倍增,由一般平民“布衣”,成了具有做官资格的举人。放榜后,巡抚主持鹿鸣宴,招待佺山先生等人,席间还唱《鹿鸣》诗,跳魁星舞,好不热闹气派。
  回到家乡阶州后,他便到城北的龙山寺,继续读书,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参加更高一级的会试、殿试,考取进士,正式步入官阶。当时的龙山寺,座落在现在的武都城北山的公路总段。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所在,苍松翠柏,红桃黄菊。山上有一座寺院,既是秀才潜心攻读的场所,又是人们烧香拜神的方,每年春天一到,山上千树挂叶,百花吐香,站在山上极目远眺,雾海茫茫,云蒸霞蔚;南望白龙江水滔滔,古城阶州,处处锦绣,正如古人《登龙山寺》的一首诗中所描述的:“九日同登赏,穷途记岁华。白云千里月、黄菊一篱花。清逸思陶令,风流搏孟嘉。山僧浑不解,客至只供茶。”
  就在这样一座曲径通幽的龙山寺里,邢佺山先生,苦苦攻读了两年,和寺里的主持、法号叫“静修子”的,以及静修子的徒弟、法号叫“普静”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年方十余岁的普静,亲切地称先生为“师哥”, 每天十分恭敬地给先生送茶送水;先生也以小弟来对待普静,教他知书达理。一晃两年过去了,佺山先生离开龙山寺,去北京,在满族诗人和亮家里做塾师。在那里,他一面教书,一面继续博览群书。乾隆五十五年, 三十二岁的郉佺山先生,终于考中了进士。金榜题名之后,先生于乾隆五十八年,被优先委用,派往浙江省永康县任知县,从此,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活。
  嘉庆元年,邢澍调任浙江长兴县知县,普静听说师哥当了县太爷,高兴得手舞足蹈,睡梦中也笑出声来。他几次想去长兴县看望邢师哥,都被师傅静修子阻挡而未去成。后来,普静准备了一本化缘的帐簿,手持钵盂,云游州县,千里迢迢,奔玻了两个月,才到了长兴县衙。邢县令和普静相见如故,他象对待自己的亲兄弟那样,让普静住进自己的内庭里,好吃好喝相待,拉不尽的家常,叙不完旧情,一连住了几个月,普静又想回阶州老家龙山寺。不枓有一次,触犯了衙门的规矩,邢县令勃然大怒!他让衙役把普静关进了监狱。半月后,从狱中提出,亲自坐堂发落。给普静戴上沉重的铁手铐,办了一纸公文,一封致静修子的亲收信,交两名精干差役解回原籍,转交龙山寺主持,戴铐管制,严加教诲。第二天,天一亮就起程,普静悔恨莫及,日行夜宿,备受辛苦。他怨恨邢澍,心里暗地骂邢师哥身贵忘情,翻眼不认人。好容易回到阶州。两个差人投公文到州衙,州官阅罢公文,即着原差人,将信和普静,转交龙山寺,由静修子接收,了结这桩案子。
  普静哭丧着脸,跪见法师,师徒相对凄然,静修子将信拆开一看,除了问候外,并无多话,但是有这样-句话,令人不解:“铁手铐一付,妥慎收存,小弟琢磨,吃著不尽。”静修子反复默诵这句话,恍然大悟说:“  铁手铐中有文章!”马上取来钢凿凿开,原来这铁手铐全是用赤金打成,外面涂了一层生漆伪装起来,好象是用铁制成的,普静睁大着眼睛,看着这么多黄生生的金子,转忧为喜,从内心里感激地说:“到底是我的好师哥!”
 
  

 
来源:武都史志办                                             
                                       
 

延伸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