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2017-06-04 17:00:44  作者: 来源:武都新闻网
      武都新闻网6月4日讯(记者 严艳)近日,武都区召开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暨农村重点工作督查推进会,对全区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暨农村重点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用力、再提速。此前,武都区组织由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带队,27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督查观摩组,分两组对27个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督查观摩,相关乡镇、区直有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实施项目,工作中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

      依托国开行融资贷款项目开展的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是武都区补齐短板、加快脱贫的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如何更好的把握好、落实好、实施好这一德政民心工程?

      自即日起,陇南武都发布将陆续推出“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专题,为您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典型、好故事。今天,先让我们走进鱼龙镇宁家山村,一起去看看那里的变化~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近年来,鱼龙镇把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从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入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不断拓展贫困村项目建设的内涵,逐步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宁家山村位于鱼龙镇镇政府西北部,全村辖2个自然社125户447人,主要以种植马铃薯、中药材和花椒等经济作物作为收入来源。村内外环境优雅,石板和瓦片混搭而成的石板屋,成为全区独一无二的村落建筑奇观,增添了古朴、优雅的气质,是避暑旅游的好去处。

      过去这里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村内基础设施又极其落后,贫困面貌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拦路虎。2013年,宁家山村被列为鱼龙镇建档立卡贫困村;2016年,宁家山村获得国开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批复。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宁家山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入手,彻底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为群众致富增收提供坚实的外部环境。

      在项目建设前期,鱼龙镇把规划设计放在第一位,在规划中结合宁家山村情实际、着眼长远、突出特色,依托独一无二的石板房村落结构和夏季气候凉爽适宜避暑的特点,以发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和打造写生基地的构想进行合理规划。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宁家山村房屋结构主要以石板为屋顶、以草泥为墙面。在整村推进、危房改造等项目实施过程中,村民们将屋顶建成仿古式石板屋顶、将墙面用草泥色墙漆粉刷,保持了新修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有机融合。在修建文化广场和文化墙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板资源,用石板铺设广场、用小石板堆砌文化墙面,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保持了原有建筑的整体风格,与村内百余棵百年梨树相互映衬,形成色调、风格统一的古朴风貌,提高了乡村的整体品味。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推进,宁家山村开始打造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和写生基地,逐步形成“生态文化旅游+中药材种植+花椒”的产业发展格局,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实现自身价值。

      “我19岁就去青海铁路上工作,记得以前的宁家山村又穷又苦,许多房子很破旧,经常漏雨,道路是土路,一下雨就没法走,现在经过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房子重建了,道路修通硬化了,墙面也亮化美化了,戏台、广场、凉亭的修建,为老人和小孩提供了休闲纳凉的好去处。”退休后回到宁家山村的宁老先生这样说。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我们村125户,447人,耕地有862亩,经过这几年精准扶贫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硬化了,广场和基础设施建设就快完成 ,大家也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村内环境卫生状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宁家山村村主任强杰如是说。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鱼龙镇镇长郭龙清说:“鱼龙镇2016年国开行农村基础设试批复项目有6个村,批复资金2190万元,目前总体进度已完成60%以上。宁家山村项目建设总投资为407万元,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90%以上,已进入收尾阶段,力争今年6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截止目前,鱼龙镇6个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其中,宁家山村项目建设总投资为407万元,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庞家山村总投资123.83万元,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许家湾村总投资86.6万元,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林里村总投资581.2万元,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王沟村总投资451万元,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上尹村总投资467万元,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5%。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不仅改变了贫困村落后的村容村貌,同时也让村民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鱼龙镇下大力气搞好环境卫生,动员广大干部群众齐上阵彻底清理全镇域内的生活垃圾。

      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过程中,鱼龙镇以提升群众素质,建立长效机制为目的,投入人力1万余人次,出动铲车、垃圾车400余台次,通过拉横幅、发放和张贴《致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宣传环境卫生治理的重要性并向全镇群众发出积极的号召,在镇内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民保护环境、人人讲究卫生”的良好舆论氛围,使讲卫生、爱护环境深入人心。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为了进一步靠实责任,鱼龙镇按照属地原则,进行了划段包干,实现包片领导为责任人,驻村干部、村干部、村级环卫工为直接责任人,并栽制“划段包干”责任牌。时时跟踪村干部和环卫工对村民环卫行为的监督执行情况,并对划段包干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发文通报。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在环境卫生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上,全镇以环卫工及村干部为主、其他群众志愿参加的形式组建村级卫生保洁队,分片负责村内主巷道卫生,并为各村配备便民垃圾车和三轮车垃圾转运车,便于村民垃圾的清运和村上将垃圾集中运送到镇垃圾处理点,形成“农户—村垃圾池—镇垃圾处理点”的运营模式,彻底解决了垃圾乱扔、乱堆、乱倒的现象,让垃圾无处遁形、使环境卫生打扫和保持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脱贫攻坚,基础为先。鱼龙镇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深入推进,不仅实现了乡村生态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更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致富增收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已成为鱼龙镇贫困村后发赶超的真实写照。

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丨鱼龙镇宁家山村的蜕变

【编辑 杨建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