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怀就电商和产业扶贫接受省内外新闻媒体记者专访
为了让广大新闻媒体记者充分了解武都电商扶贫、产业扶贫成效,加大宣传推介,强化电商营销,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7月26日下午,区委副书记张书怀就电商和产业扶贫接受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农民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甘肃经济日报等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记者的联合专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立钧陪同。
张书怀带领新闻媒体记者先后走进区电商扶贫服务中心、电商扶贫特产馆和“阿里巴巴•陇南产业带”,参观了武都电商运营情况和油橄榄、花椒等特色农产品,全面介绍了武都区在电子商务与特色农产品无缝对接、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
张书怀说,武都区生态植被良好、产业资源富集,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花椒、油橄榄、中药材和中蜂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电子商务已成为拓宽农产品销售、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企业+合作社+网店+产业带”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助推产业提质增效的叠加效应。一是坚持“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产业带贫模式,鼓励引导贫困群众采取出租、转让、入投等形式,与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在同一区域共同发展同一种产业,把产区农户组织确定为若干适度规模的经济单元,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平等参与联合生产,整流域整片区发展产业。合作社与区内外企业建立了对应的供销关系,实现了“贫困户+非贫困户+合作社+企业”的联合捆绑发展。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吸纳区内54家“1688”店,进驻产业带,大力推行“合作社+网店”带贫模式,引导合作社与区内企业建立供销关系,通过网店营销壮大合作组织,提升带贫成效,助力脱贫攻坚,同时加快建设网货供应平台,产品研发中心和包装仓储中心,推进物流企业、快递配送网点向基层延伸,有效解决了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通过“合作社+C店+‘1688’店+产业带”集中持续发力,实现优势资源与国内市场精准对接,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要素集聚,形成了花椒、油橄榄、中药材、武都崖蜜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网货品牌,吸引了大量网上消费者和线下收购商,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动力。油橄榄、花椒、中药材和中锋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得到不断扩张、质量效益实现了稳步提升,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