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十九大时光|陇南:热议报告谈感受 展望未来话发展

    2017-10-24 21:24:16  作者: 来源: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几天来,在陇南市各机关单位、在乡镇、在工厂、在农户家中,大家纷纷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认真学习讨论报告。习近平同志掷地有声的话语,说到了每个人的心坎上。

张璇:“让土特产网销全国”

十九大时光|陇南:热议报告谈感受 展望未来话发展

     当听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互联网的部署时, “太激动了,我们关心的许多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都提到了。”成县鸡峰镇副镇长张璇欣喜不已。

     几年前,张璇还是鸡峰镇的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面对贫困的乡村和村民,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电子商务为张璇和贫困乡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5年来,张璇致力于用网络帮助村里销售农产品,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发展“三土”产业,依托电子商务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成了当地有名的电商致富带头人。如今,通过“一店带多村带多户”的网店带贫机制,张璇的淘宝店、微店等经销着土鸡、土鸡蛋、土蜂蜜、核桃等20多种农特产品,并与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累计帮助1384户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发展了5名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有了初加工场所。

     在张璇看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些表述都令她倍感振奋:“这是很大的鼓舞,今后要继续带头做好‘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进‘支部+合作社+电商+农户’的创新发展路子,让我们的土特产网销全国,让群众稳定脱贫。”

(记者 靳淑敏)

杨志康:坚守基层 服务群众

十九大时光|陇南:热议报告谈感受 展望未来话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康县望关镇党委书记杨志康十分关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部署和要求。

     “报告中‘精准’和‘真脱贫’两个词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杨志康说,十九大报告中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出了明确要求,让他们目标更明,干劲更足。目前,全镇脱贫任务虽然艰巨,但有党的坚强领导,自己对带领贫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信心满满。

     的确如此,这几年,望关镇村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健全,村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不断完善……据了解,仅去年,望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5684元。

     在下一步工作中,杨志康表示,将认真组织干部全面、系统学习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聚焦精准脱贫,合力扶贫攻坚,着眼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好美丽乡村,培育富民产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者 王芳)

郭大权:一心一意帮民富

十九大时光|陇南:热议报告谈感受 展望未来话发展

     西和县民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大权和其他社员一起聆听了十九大报告。他感慨地说:“五年来,我国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过去的五年,社员靠种马铃薯腰包鼓起来了,买了小车,盖了新房。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大家盼着有更多扶持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出台,准备大干一场呢!”

    郭大权是一位普通农民,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马铃薯合作社,开始了马铃薯原种规模化种植的尝试。当时,当地农民大多种植小米和油菜,每亩地收入不超过1000元。郭大权带领合作社农民种植1亩地马铃薯原种的收入就达2400元,合作社还为农民免费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统一收购出售。

    合作社从最初的5名社员到现在拥有4600多名社员。随着规模越来越大,郭大权觉得这种农民合作模式缺乏组织凝聚力。于是,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郭大权担任党支部书记,吸收、引导农民党员成为合作社的致富带头人。

    如今,郭大权的合作社已有固定资产3700余万元,但他并不满足。在他的组织下合作社还成立了陇南市马铃薯研发中心,常年进行马铃薯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郭大权说:“科技就是生产力,可以给咱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郭大权说,下一步,他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开展马铃薯原种研究,在马铃薯精深加工上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真正提高合作社的经营发展水平,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记者 罗艳)

 肖瑞: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十九大时光|陇南:热议报告谈感受 展望未来话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梦也是青年一代的梦,我太兴奋了。”徽县高桥乡梨树80后村支书肖瑞这样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这两天,梨树村的党员活动室里人来人往,话题都是十九大。 70岁的王金柱老人竖起大拇指,为党中央点赞,“报告里说要给我们农民延长土地承包时间,这是天大的好事。现在农村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十八大以来,梨树村村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几年,全村205户农户,每家都种植了六七亩树苗, “大家收入增加了,生活环境好了,家家户户都有了楼房,不少人还买了小汽车。”梨树村村民王刚说。

     今年,梨树村党支部带头成立了徽县瑞云食用菌栽培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香菇生产、加工、销售等,又盖起来22个大棚,17年计划栽培香菇5万袋,预计销售收入达40万元,实现10万元的利润。 “这都是党的政策好,今年给我们每个村都给了10万元的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的惠农资金,有党和政府为我们撑腰,我们年轻人要勇于作为,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支书肖瑞这样说。

(记者 张卓宁)

刘玉红:不忘初心,携手同行

十九大时光|陇南:热议报告谈感受 展望未来话发展

     在聆听了习近平同志所作的报告,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玉红感到非常振奋。

     她说,作为陇南油橄榄产业的龙头企业,五年来,祥宇公司始终践行着“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橄榄之城”的战略方针,秉承“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经营理念,通过推行“订单农业”,采用“公司+协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与农户签订协议书,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培训书籍、上水工程等一系列扶持,带领果农脱贫致富奔小康。

     据了解,祥宇公司已整合武都区17个乡镇油橄榄种植面积26.3万亩,涉及种植户45672户,累计向果农支付收购款8亿多元。其中2016榨季加工油橄榄鲜果16980多吨,生产特级初榨橄榄油2200多吨,支付收购款1亿多元。

     刘玉红告诉记者,这两天正逢陇南油橄榄采摘、收购、加工的季节,今年全市油橄榄种植面积55.46万亩,预计油橄榄鲜果产量达4万吨以上,其中武都区油橄榄种植面积达43万亩,预计油橄榄鲜果产量达3.6万吨。

     “我公司将按照《陇南市武都区2017年油橄榄鲜果采收工作实施方案》,继续配合好区政府、各乡镇、行政村、合作社负责人全部按照政府指导价,采用订单预约收购加工。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刘玉红表示,为了让陇南成为名副其实的橄榄之城,祥宇公司将不忘初心,继续与陇南近30万果农携手,共建中国橄榄之城,继续资源整合、推行订单农业、为果农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广大农户一同推动油橄榄产业发展。同时扩大品牌宣传,让更多消费者认可国产橄榄油,提高国产橄榄油的认知度。
 

来源:陇南发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