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丰碑永存——“2012感动陇南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刘尚文

    2016-09-27 15:18:24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本网讯)在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薛沟村焦家眼社,静静地矗立着一块功德碑,多少年来,60岁的老支书成玉贵,每隔一两天就要擦拭一次。
  这块功德碑,就是为刘尚文而立。碑的背面,刻着160多名护林员和群众的名字
  记得当时十里八乡的群众都来了,整个打麦场、周围所有的空地都挤满了人,大家热情很高。20029月立碑时间已过去十年了,但说起当年立碑的场景,成玉贵仍十分激动。
  成玉贵至今清楚地记得,20名捐款修建者代表站立在碑前齐声诵读:我等自愿捐款树此功德碑,以歌颂刘尚文为我米仓山系群众所创之伟业,以彰后来人与我山系子民,沿着前人开拓之路,奋然前行……”
  绿荫播撒武都大地
  刘尚文是当之无愧的绿化功臣。人们每当提起北峪河流域的变化,总会这样说
  1978年,刘尚文以突出的造林绿化政绩任武都县林保局局长,毕业于经济林果专业的他更加能够在林业战线上有所作为。
  上任之初,刘尚文就组织全县干部群众,沿100多公里长的白龙江两岸,栽植各类 

类果树、绿化树种,为改善气候、助农增收奠定了基础。
  刘尚文还组织米仓山系的干部群众,在五凤山与米仓山之间的山梁上,兴建65公里的防护林带,不断扩展米仓山的绿色规模。
  水比城高!很多外地人来武都城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常年咆哮的洪水泥石流将北峪河下游河床淤起,形成高于武都城区街道18米的倒悬之势,流域内和城区十几万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1982年,地委决定由刘尚文组建北峪河治理管理局。于是,他紧抓北峪河被国家列为重点治理流域的机遇,提出山山水水让树盖起来,沟沟岔岔让树填起来的绿化思
  短短两年内,刘尚文用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在全流域造林4.6万亩,种草8.5万亩,全部保栽保活。
  如今,北峪河流域建成了总长30多公里的大型防护林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灾害明显减少,境内林茂粮丰、百业并举。
  当代愚公的壮举
  刘尚文不仅对陇南林业建设作出了贡献,而且还为全省长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省林校一位负责人在一次座谈会上说。
  1986年,刘尚文被提拔到地区水电处任副处长,分管水保工作,继续他的绿色实践。他组织科研人员,先后编撰《陇南地区水土保持资料》、《长江上游泥石流专题报告》、《陇南地区水土保持专题报告》等。
  与此同时,刘尚文主动请缨,向国家长防工程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争取项目,将陇南9个县全部列入长防建设重点县,为陇南生态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长防工程中,刘尚文结合绿化灭荒活动,确定武都米仓山等五个山系为全区长防林骨架工程,并展开12个万亩以上、275000亩以上重点工程,初步建起全区生态骨架。
  1994年,全国政协专家视察陇南长防林建设,称赞陇南生态骨架是全国尤其是西北堪称一流的样板
  同年,陇南地区被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地区,刘尚文也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奖章。
  播绿者的信念
  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刘尚文根据陇南以山为主的区情,决定实施以林为主的综合开发,使陇南山区尽快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
  他的这一想法得到地委、行署领导的大力支持,一时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振兴陇南资源在山、潜力在山、优势在山、希望在山的共识,陇南林业也进入发展最快、开发最好的时期。
  在刘尚文的亲自谋划和多方争取下,省林业厅牵头制定的《陇南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规划》正式出台。一大批群众依靠发展特色林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专业户、专业乡、一乡一品、数乡一品蓬勃兴起。康县蚕桑、茶叶,徽县银杏开发率先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
  在全国首届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等节会上,陇南参评的7大类71个产品中,有25个获奖。从此陇南经济林产品名扬全国,林业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刘尚文在林业产业化实践中还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提高林业开发的综合效益。
  乘凉不忘栽树人,致富不忘刘尚文。当地群众用这样的顺口溜,赞颂曾为他们播撒绿荫、种下富根的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