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青山为证——“2012感动陇南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刘尚文

    2016-09-27 15:18:21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本网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的陇南市,如何顺应发展大势,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具有陇南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子,真正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实践?

  无疑,全国林业战线劳动模范、原陇南行署副巡视员刘尚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践行者。作为全市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他为陇南生态建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曾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先进个人、全国林业战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十八大胜利闭幕不久,市委书记王玺玉与市委副书记、市长孙雪涛前往武都区调研生态文明建设,并专程到米仓山看望了刘尚文,称赞他“咬定青山不放松、艰苦奋斗四十年”,对他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本从今日起对刘尚文同志的事迹进行系列报道:《青山为证》、《生命常青》、《丰碑永存》、《精神不倒》,希望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刘尚文同志为榜样,心系群众,事业第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冬日的陇南,已是寒气袭人。1127日,记者来到米仓山,眼前的山梁上,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穿行在茫茫林海中,只见松树、刺槐茁壮挺拔、枝繁叶茂。

  “这都是刘老的功劳啊!没有他带领我们植树,就没有今日的米仓山……”72岁的护林员张文华已经看守树林30年,他口中所说的“刘老”,便是已经78岁的刘尚文老人。

  树林中的小路上,堆满了厚厚的积雪,天 

气异常寒冷。一路走访,记者被刘尚文老人四十年植树造林的故事感动着,被一个共产党员四十年的坚守震撼着。

  “看到光秃秃的山,很揪心”

  “当时的米仓山光秃秃的,群众没有吃的,烧的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捡。”说起当年自己初来米仓山的情景,刘尚文老人十分感慨。

  1973年,30多岁的刘尚文满怀抱负加入路线教育工作组,却被当地群众生活的极度贫困所震撼,感到揪心般的难受。

  “山是和尚头,水是泥石流。”让学过林果专业的刘尚文更加揪心的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米仓山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每逢暴雨,大量的泥沙从北峪河倾泻而下,对武都城区造成严重威胁。

  如同诗人樊樊在《大爱米仓》中所形容的:“大风起兮,红土飞扬/劈头盖脸的冰雹/才毁了一季的庄稼/滚滚而下的泥石流/又漫过了农庄/汛期中的北峪河/像一只发疯的野兽……”

  当时路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搞农田基建,有些干部群众为了图快,便只走走过场,刘尚文一看发了火:“要搞就搞好!”硬是推倒重来,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样板田。

  因为这种实干作风,一年的路线教育结束后,他所驻队的米仓山村群众对他依依不舍,刘尚文第二年便又主动来到这里,学过林果专业的他开始带领群众植树造林。

  然而,四十年前,还是一个“以粮为纲”的年代,如何让老百姓在心底认同植树造林的好处,是刘尚文碰到的最大的一个“坎”。

  于是,他白天带领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晚上走村串户,和群众促膝谈心,讲植树造林的好处。

  在安化桦林沟,记者遇见了已年过六旬的护林员李三娃、王五斤、杨三全等人,他们回忆:刘尚文第一天带领群众到这里植树造林,收工的时候,有的妇女顺便将路坎上的蒿草拔了一些,没想到这一举动让刘尚文大发雷霆,把她们背篼里面所有的草都倒出来,随即焚烧。

  “当时我们很不理解,后来才理解了刘老的良苦用心,他看到生态被破坏,心里疼啊!”护林员们说。

  “兴林脱贫,这条路选对了”

  群众工作做通了,但是在暴雨、泥石流频发、寸草不生的米仓山艰难生活过的人都清楚,在米仓山每栽活一棵树,都是人与自然的残酷斗争。

  刘尚文一边严格要求,一边以身作则。护林员们回忆,在那吃不饱肚子的日子里,脚穿草鞋的刘尚文走遍了米仓山的梁湾沟洼,干起活来比谁都攒劲。

  他给自己定下死任务,清晨不到5点,他就背上背筐、扛着镐头、带上干粮出发,晚上直到看不清树苗才回家,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在山沟里喝口泉水。

  遇到雨天,就顶着雨干,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冷风一吹,禁不住战栗。回到家,摸爬滚打了一天的他,衣服一拧就哗哗淌水。村民心疼,劝他歇歇再干。可他说:“下雨天栽树容易活。这机会难找,哪能歇着?”

  安化镇铺底下村的护林员李任甲回忆,自己当年想入党,但入党申请交给刘尚文后,却迟迟没能批准,原来是他挖过一回草皮,知道了原因,他立即改正并积极植树,第二年就被批准了。

  听了当地村民的讲述,记者眼前似乎浮现出了这样一个热火朝天的场景:刘尚文发动男女老少齐上山,见缝插绿,挖穴换土,担水浇灌,在这片寸草不生的荒坡上,唱响了造林绿化、改造山河的壮歌。

  据刘尚文回忆,米仓山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营造千亩以上人工林,整车整车的树苗被群众栽到山上。

  就这样,辛劳换来人们做梦都在盼望的大丰收:1974年大队粮食总产由过去的16万斤猛增到38万斤,全村由过去每年吃4万斤回销粮变为给国家贡献粮食6万斤。

  一年又一年,米仓山终于绿了,北峪河上游的人们终于有了柴做饭,有了湿润的土地播种。

  “选准了,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两年后,地委社教工作组要撤离了,可社员们怎能舍得?

  一个难以想像的情景出现了:老支书李国华带着全体村民的请求书,亲自跑到地委,要求刘尚文继续留在米仓山工作。

  于是,刘尚文被调到安化公社,先后任党委副书记、书记,这一干就是四年。

  四年间,他沿着这条兴林脱贫的探索之路,带领米仓山片十个大队的干部群众,大搞农田基建,大力植树造林,并第一次在山乡提出退耕还林的思路,组织群众育树苗,村村办林场,还动员机关单位一齐上,对米仓山进行林、田、路综合治理。

  短短几年,米仓山累计造林保存面积3.2万亩,彻底改善了生产条件,大面积的“三跑田”变为稳产田,粮食亩产由不到200斤增长到520斤,安化公社一跃成为全县最先解决吃饭问题、林茂粮丰的公社。

  自从刘尚文来到米仓山之后,全镇干部群众从李家庙村开始栽树,到大鹿院,又不断向鱼龙、龙凤延伸,一直到五凤山和马街,大鹿院村自1981年以来的4年间,共植树2000余亩,山梁地边的空地全栽满了树。

  1985年,中央领导视察西北提出“反弹琵琶”、“植树种草”的指示时,米仓山已是一片绿色林海,没有栽树的地方了。

  据了解,现在的米仓山造林面积已经达到18万亩,其中天然林3万亩,人工林15万亩,人工林是近40年来刘尚文带领大家栽植的。

  “以前是山穷水恶,现在是山清水秀。”鱼龙镇焦家眼村的成玉贵说起变化喜不自禁,以前光秃秃的山现在因为生态改善成了“百宝山”,每年产的蘑菇、松子吃不完……

  目前,米仓山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暴洪灾害消失,当地群众洋芋亩产上千斤,家家户户都有用材林,富裕起来的山民正在把绿色梦想变成现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