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武都区召开十四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

    2011-01-01 00:00:00  作者: 来源:     

大会主会场。(李小鹏 摄)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李旺泽在大会上做报告。(李小鹏 摄)

参会人员分组讨论李旺泽书记在全委(扩大)会上做的报告。(李小鹏 摄)

参会人员分组讨论李旺泽书记在全委(扩大)会上做的报告。(李小鹏 摄)

参会人员分组讨论李旺泽书记在全委(扩大)会上做的报告。(李小鹏 摄)

参会人员分组讨论李旺泽书记在全委(扩大)会上做的报告。(田银平 摄)

通讯员(李小鹏  尤力 )12月31日,区委在政府招待所四楼会议室隆重召开区十四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全面总结回顾了今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区工作,要求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发展、和谐两大主题,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对口援建三大历史机遇,努力开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李旺泽做了题为《抢抓历史机遇,加快转型步伐,努力推动武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旭武,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平生,区政协主席王淑英,区委副书记田朱仝,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文全,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张立新,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永先,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学文,区委常委王必俭,区委常委包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凡,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叶毅,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马智等区四大班子领导及法检两长,政府督学、武装部政委,公安局局长,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在主席台就座。

李旺泽在总结今年的工作时说: 2010年,区委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创新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发展、和谐两大主题,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对口援建三大历史机遇,适时提出了实施五大战略,做大做强五大特色产业,培育四大工业体系,构筑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现代商旅物流业,创建全国最大的花椒、油橄榄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构建毗邻城市旅游经济圈和商贸物流中心,打造甘肃南部宜居、宜游、宜商山水园林化现代中等城市,加速推进农业主导型向工商业主导型经济格局转变的工作思路,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

李旺泽指出,一年来,全区灾后重建成效显著,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特色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工业生产突飞猛进,商旅流通异常活跃,城市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社会大局趋于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李旺泽在回顾总结十一五工作时说,过去的五年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区国民生产总值比十五末增长1.5倍,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比十五末增加6031元,增长2.3倍;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6亿元,年均增长80.6%,是十五期间的13.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6亿元,年均增长22%,比十五末增长1.7倍;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95亿元,年均增长42.9%,比十五末增长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76元,年均增长10.9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5元,年均增长11.1%。上述指标均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从十五末的27.5 :16.4:56.1 调整优化到现在的18.3:19.4 :62.3。

李旺泽强调,过去的五年是大规模推进灾后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生存和发展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的五年。过去的五年是城乡经济全面提速,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最快的五年。过去的五年是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这五年,是武都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五年的实践波澜壮阔,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

就今后的工作,李旺泽强调,要加速农业主导型向工商业主导型经济格局转变,努力推动武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围绕两大主题、抢抓三大机遇、实现三大突破、突出五个重点、强化五项保障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上,区委常委会明确提出了

[1] [2] [3]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