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乡草坝子村党支部书记李栓信
武都区石门乡草坝子村共有群众286户,是石门乡第一大村。以前村上群众主要种值花椒、蔬菜,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年人均收入也就是900元左右。 当初种植油橄榄时,李栓信家的日子并不富裕,他和大部分村民一样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为了改变生活现状,他一直在寻找门路。1994年,李栓信担任草坝子村党支部书记,他通过参加县乡两级的一些会议,了解到种植油橄榄树有致富前景,从2000年开始就尝试种植油橄榄树。多年来,他跑两水、跑汉王,找种植大户学习经验;跑乡上、跑油橄榄办,协调油橄榄树苗。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他成了拥有100多亩油橄榄树的种植大户,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在他的广泛宣传与带动下,现在全村发展有油橄榄树680多亩,其中已见到效益的就有300多亩。村域内海拔1300米以下已形成了长达5公里的油橄榄林带,既得到了经济效益,又实现了保护环境的生态效益。
2005年,李栓信的油橄榄开始结果,通过跑销售,他认识到:要真正让农民增收,必须把一家一户单打小闹、分散生产经营的油橄榄种植户组织起来,纳入产业链条,从而形成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2006年,村党支部按照“自愿、自主”的原则,由种植户、运销户、经纪能人和村组干部参加,创办了草坝子村油橄榄协会。
为了让协会发挥它的最大效能,村支书李栓信任会长,其他村组干部任协会理事,全村种植户为协会会员。产前,协会为种植户进行果树品种识别、整形修剪、高接换优等方面的技术指导。通过会长到协会成员,再到种植户,将油橄榄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全村所有种植户。产后,又通过协会统收、统一交售,统一付钱的方式,减少了群众务工时间,提升了油橄榄果价格,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果树的经济效益。目前协会共发展会员90人,全村280户种群众家家种上了油橄榄果。现在,草坝子村群众农耕生产都用上了旋耕机,家家都买有摩托车,用上了煤气灶、电磁炉,买个大彩电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