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树旗帜
创先争优树旗帜
——武都区五马乡陈坝村党支部抗洪抢险救灾侧记
本报通讯员 林黎星
在抗洪抢险工作中,武都区五马乡陈坝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群众始终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哪里有危险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有需求就出现在哪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先争优活动。
为了防患洪灾侵袭,8月11日陈坝村党支部召开紧急会议,按照乡党委、政府的通知精神,安排部署抗洪救灾工作,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陈金龙任总指挥的抗洪救灾指挥部,村主任陈兴忠任应急抢险队队长。8月12日凌晨,暴雨如注!五马街可能被淹!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村党支部书记陈金龙迅速召集“两委”一班人冒雨集合,经过简短的分析、研究和会商,及时转移安置群众13户27人,并昼夜监测雨情及水情变化,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袭来,陈坝村党支部第一时间排摸灾情,将重点工作放在泥石流滑坡险段上。当发现赵家山和白家山有地表裂缝,存在泥石流滑坡隐患时,他们一方面安排专人继续监测,一方面及时向乡政府上报。8月19日,村党支部接到境内将出现大到暴雨的通知后,周密安排,精心部署,紧急将赵家山滑坡点的阴坝6户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由于转移及时,当夜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总方量一万多方的石块、泥沙堆积物堵塞了陈坝河道,洪水直接将阴坝6户群众的房屋淹没。灾情发生后,村支部和全村群众在乡政府的统一指挥下,配合铲车疏通河道,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经过乡村干部和全村群众的彻夜努力,最终使陈坝河未形成堰塞湖,群众无一人伤亡。
为了预防再次降雨威胁陈坝村陈坝组47户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忙碌了一夜的党支部一班人顾不上休息,决定在阴坝修建临时河堤,迫使河水原归河道。“大家跟我上”,村支部书记陈金龙带头跳进水里,带领群众在机械的配合下,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建成一条长达300米的临时河堤,使改道的河水原归河道。
连续的洪涝灾害致使全村群众普遍受灾,秋粮大面积绝收,支部一班人积极动员,组成生产自救互助组,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工作。支部书记陈金龙在采访中说:“我们支部成员已经严格分工,努力做到生产自救、灾害预防和设施维修三不误。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共闯难关,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现在,他们正在按照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组织群众维修村组道路。
危难当头,党组织就是坚强依靠;灾害面前,党组织就是中流砥柱。面对汛情,陈坝村党支部始终把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广大党员按照创先争优的要求,在防汛前线充分发挥了“顶梁柱”、“主心骨”和“带头人”的作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堤坝”、“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良好形象。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