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小小”油橄榄,托起群众致富梦

    2022-11-03 09:55:51  作者: 来源:
      霜降过后,武都区54.6万亩油橄榄迎来了新的采收季,站在武都区汉王镇佛堂沟高处远眺,可看见大片绿油油的油橄榄树上果实累累,仿佛给山披了“绿装”。经过数十年栽种油橄榄,佛堂沟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泥石流沟道,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万亩油橄榄产业基地,不仅让荒山荒坡换了模样,更开启了当地老百姓的“致富密码”,同时也为武都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

图片

“我们小时候,这里的山看上去光秃秃的,最怕的就是下大暴雨,暴雨经常会引发泥石流灾害。自从种了油橄榄之后,山也绿了,滑坡、泥石流这样的地质灾害也明显减少了。”汉王镇佛堂沟村民杨德说。

图片

种植油橄榄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能带来经济效益。武都区借助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不断强化政策支撑,凡是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油橄榄种植基地,一律纳入退耕还林享受政策补助,整合部分涉农资金打捆使用,对油橄榄基地中的水利设施、林间道路、机耕道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给予倾斜,将油橄榄产业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特色效益林业的重要内容,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改善、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绿色发展新路。

图片

王大慧是隆兴镇对河村村民,子女在外务工,自从老两口加入了油橄榄专业合作社,每年不仅能获得900元的土地租金,还能在合作社务工赚取劳动报酬,再加上每年8000元的合作社分红,老两口日子越过越好,越做越有劲。“我们老两口现在都不给外面务工的子女添负担,每年的收入就能支撑家里的花销了。”王大慧笑着对记者说。

为了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武都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决定》《油橄榄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区财政每年安排油橄榄产业发展基金,采取以奖代补、贴息等形式,大力支持油橄榄产业发展,鼓励能人大户和企业承包、租赁、拍卖集体荒山、荒坡、荒滩,鼓励农民流转土地、集中经营,大面积栽植油橄榄,实现了适生区全覆盖。

图片

“10斤油橄榄鲜果可以榨1.5斤油,出油率为15%以上。”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赵海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油橄榄鲜果有苦和辣的味道,是因为它有效的成分是多酚,多酚含量决定了橄榄油质量。

武都油橄榄不止于从枝头到喉头那么简单。在这里,油橄榄被加工成10大类、80多个产品。油橄榄树也成为了武都的绿化树、景观树,以及农民的“致富树”。

图片

在武都区桔柑镇贺家坪村,依山而建的村子被油橄榄环绕,有些农户将油橄榄修剪成盆景,美化自家庭院;有些以油橄榄入画,装扮屋体。在这个村子的显眼处,《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大事记》图雕显示,武都区从1975年开始试栽,由于当地引种油橄榄的成功案例,1998年,由国际橄榄油理事会绘制的《世界油橄榄分布图》上,第一次标上了中国的名字。

图片

“现在是油橄榄采收季节,早上起来农户采摘,摘好之后我们就过称、收购,当天收当天交给加工企业,当天给群众支付,群众们都非常满意。”桔柑镇贺家坪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王新平说。

图片

今年为推进采收工作有序进行,武都区科学制定采摘收购方案,按照分区域、分时段采摘的模式进行收购。在油橄榄采摘现场记者看到农户们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忙着采摘成熟的油橄榄果子,然后统一进行分拣、过秤、装箱,运货到指定的油橄榄加工厂进行现榨。

图片

“我们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祥宇公司签订了鲜果交售协议,以贺家坪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大岸庙村、陈家坝村、桔柑村、大元坝村的油橄榄产业带,油橄榄基地面积达到24800亩,涉及1300余户,2021年全镇鲜果产量530多吨,产值达320万元,群众对发展油橄榄产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桔柑镇党委书记郭新宏高兴的说。

武都区通过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改变了以往“山多、水多、收入不多”的被动局面,快速发展的油橄榄产业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更书写了“一颗小橄榄,青山变金山”的新篇章。

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玉娟

    制: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孟涛涛  王肖晶       
编    辑:周红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