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潘伟乐:中国高铁的速度,在雅万高铁项目上得到了复制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

    2022-10-20 13:06:59  作者: 来源:
继去年《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产品,境内外播放量突破16亿之后,“老外讲故事”迎来第二季——《海外员工看中国》。

100位不同国度的海外员工,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自己在中国央企和上海企业海外分公司的见闻,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

第44期邀请的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潘伟乐,他为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工作。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第44期

姓名:潘伟乐

国籍:印度尼西亚

职业: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三分部商务物资经理

连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与印尼第四大城市万隆的雅万高铁,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的项目。目前,由中国制造的高速动车组正陆续从中国运抵印尼当地,雅万高铁正线铺轨也正在进行中,各工种都在为今年年底的试运行积极作准备。

作为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三分部入职最早、工龄最长的印尼员工,潘伟乐(Jeffrey Panama)对此也非常兴奋。

雅万高铁首台牵引变压器已运抵印尼万隆

雅万高铁是东南亚地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全长142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工程于2016年1月开工奠基,2018年6月全面开工,预计2023年6月全线建成正式通车。

2019年8月,潘伟乐加入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三分部,主要负责电力牵引供电专业离岸物资的发运、进口、清关、陆运等相关工作,“我大学毕业就想加入中资企业。中国中铁是世界500强企业,同时雅万高铁又是中印尼双方共同合作的一个重点项目,恰巧当时雅万高铁项目正招聘物资助理,我大学里学的是工业工程学物流专业,因此有幸加入了中国中铁”。

潘伟乐说,工作3年多来,“我不断得到锻炼的机会,可以说受益匪浅”。而他印象比较深刻的近期工作,是今年9月6日,他们顺利将两台变压器从中国国内运抵印尼万隆德卡鲁尔现场,其中一台是雅万高铁首台牵引变压器,“这意味着中国中铁电气化工作在印尼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潘伟乐看来,雅万高铁的建设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给沿线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推动了印尼本土的经济发展。他以他和同事的工作内容举例,“雅万高铁是一个大项目,建设阶段带动了印尼沿线的经济发展,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就地取材,比如20千伏的贯通电缆,都是在印尼本地采购的;我们还在印尼本地租赁了不少机械设备。”

想象下班后从雅加达坐高铁到万隆吃个晚饭

潘伟乐精通三国语言——印尼语、英语、汉语,能在三者之间自由切换,对答如流。为进一步提升项目部中方员工的印尼语水平,潘伟乐主动请缨,利用业余时间开设印尼语小课堂,帮助他们学习印尼语日常用语和施工用语,为中印尼双方员工加深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读小学时,潘伟乐就跟着父母去过中国;高中的时候更是到中国参加过“汉语桥”“汉字英雄”比赛,“当时在北京目睹了长城的壮丽雄伟,参观了天安门、故宫博物院,体会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如今,潘伟乐对中国文化依然情有独钟,尤其爱唱中国歌曲,爱看中国的电视节目。

“在我看来,中国的文化绝不是一首歌、一幅画、一个印章、一部电影,或者一道菜能诠释的。中国文化有独特的魅力,承载特定时代的人们对于理想、情感、生活的寄托和传承。”加入中资企业后,潘伟乐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速度”,“通过简化工作流程来提升工作效率,我认为这也是现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把这种文化传承到印尼”。

潘伟乐也时常关注着中国的各种信息,“比如中国C919大飞机的研发、试飞,中国高铁网从以前的‘四纵四横’到现在的‘八纵八横’,我认为这些都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而令他开心的是,中国高铁的速度,在雅万高铁项目上得到了复制,“高铁开通后,雅加达至万隆的出行时间将从原来的3个小时缩短到三四十分钟,因此其将继续带动雅加达和西爪哇的经济发展是毋庸置疑的。想象着从雅加达下班后,乘坐高铁到万隆吃个晚饭,度个假,或者从万隆乘坐高铁去雅加达购物、逛街,真好!”

“老外讲故事”第二季

《海外员工看中国<strong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outline: 0px;">》

百集融媒体产品

现已上线

持续100天

请继续关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