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救命书记”张明星、张万辉

    2022-07-25 09:25:30  作者: 来源:
“别着急,我马上到!”

“支书,张步进病情反复了,现在道路中断,也没有电,怎么办啊?”7月12日,暴雨后的第二天,武都区三仓镇大锣山村支部书记张明星在统计村里受灾情况时接到了村民的求助电话。

“别着急,我马上到!”张明星放下纸笔立刻前往张步进家里,“张叔平时在区医院就诊,诊疗记录也在,不要担心。”

乡亲邻里听说张步进的情况后,你一百、我五十,很快把筹集的钱送到张明星手里,张明星冒着暴雨、踏着泥泞立刻出发,徒步前往文县碧口镇只为了买柴油发电机给供氧机供电,让张步进吸上“救命气”。

终于,在7个多小时后,张明星满头大汗,背着发电机回到村里,张步进及时吸氧后,渡过了危急时刻。

“当时多亏了村支书,我父亲的情况才能好转!”张步进的儿子在外务工,接到电话立即赶回家中照顾父亲。

这几天,张明星的脚步从未停歇。

7月11日晚9时,大锣山村的雨下个不停,不时响起轰轰的闷雷声,眼看着大暴雨就要来了。张明星走东家、跑西家,逐一提醒村民保护好自身安全。

“我们村地势低洼,所以一直是地质灾害的监测点。”张明星说道,“今年入汛以来,我们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只要收到强降雨预警信息,就立即通过千村千群、村干部交流群、打电话通知等方式及时发布、转发汛情信息,确保一旦发生汛情,最大可能减少损失。”

晚上11时左右,大雨倾盆而下,洪水不断逼近,张明星也没有停下脚步,继续疏散、转移群众。

“听村里八九十岁的人说,他们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洪水。”说起当晚的情况,张明星久久不能平静,“就好像天被捅破了一样,雷声响个不停,大雨倾盆而下,洪水冲倒了树木,冲走了家畜。”

暴雨一直下到12日凌晨,洪水侵袭大锣山村,造成村党群活动室被淹,村内道路多处垮塌、悬空,人饮水管道受损,电线杆倒塌、电力中断,多户村民房屋、财产等受损严重。幸运的是,由于提前发布了预警信息,也转移了部分群众,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张明星一夜没有合眼,第二日一早,洪水渐渐褪去,他便和其他村干部以及驻村帮扶队立即行动,分组前往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消除险情,转移房屋受损群众,确保不会发生二次伤害。

村民张文宝家的两个小孩被困在家里,张明星收到消息后,立即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前去救援。

“小朋友,别害怕,躲到身后的床下,叔叔们这就接你们出来。”轻声安抚好小孩的情绪后,张明星等人合力打破被淤泥锁死的窗户,将小孩抱出来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安抚灾后村民的情绪也是张明星工作的重点。

村民张新发家的8间房屋有一半已经垮塌,羊圈冲毁,84只羊被洪水冲走,情绪很不稳定。张明星知道后轻声安抚:“张叔,只要人没事就好。现在我们正在统计情况,你放宽心,政府不会不管的。”

灾情发生后,村里就断电了,无法与外界联系成了最大的问题,为早日将情况报告给上级政府,张明星徒步两三个小时,将手写的灾情统计情况送出,“这些天,我的微信步数应该一直排在最前面吧。”他调侃道。

自2020年“8·12”暴洪灾害后,大锣山村便形成一套系统较为完善的防汛系统,平时会进行防讯演练,汛期来临之前也储备粮食和饮用水,再加上预警及时,所以当晚的洪水虽然大,但村民们应对的有条不紊,洪水过后,基本的生产生活也能保障。

“现在政府正在紧急抢修道路,我们自己也在组织自救,道路就快抢通了。”张明星说道。

淅淅沥沥的雨依旧下个不停,张明星带着村里的青壮年们,披着雨衣,继续朝着前方走去……

“我们的主心骨!”

7月11日晚,接到洪水险情的武都区三仓镇大石村村党支部书记张万辉,顾不上抢运自己家中小卖铺的商品物质,向村子里冲去……

那一刻,他最担心的是村里二百多户村民。

危难关头的救命书记

“预报11日开始将有大到暴雨,请大家务必注意防范。”

从7月9日开始,张万辉在村民微信群里无数遍发出天气预警信息,组织村两委干部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告知群众保持警惕,注意防汛。

张万辉回忆,7月11日晚上九点多开始下小雨,11点左右变成了特大暴雨。“大家注意安全,这时候雨特别大。”他一遍遍提醒,并迅速开展应急抢险及隐患排查工作,对村房屋、低洼易涝地带开展重点排查。

“河边居住的群众有危险,赶快撤离!”12日凌晨两点,持续的暴雨形成了山洪,裹挟着树木巨石从元透沟咆哮而下,整个河沟汪洋一片,沿河的8户人家是张万辉最担心的地方。

“大伯大伯,快撤,快撤啊!”“婆,快出来啊,听到了吗?”……

暴雨中,在张万辉的带领下,村干部一边敲门,一边打电话,争取尽快转移群众。

“不走不走,这么大雨,家里很安全。”70多岁的尹会房老人由于耳聋,行动不便,不了解村外发生的情况,独自一人坚持留在家中。

这时雨越下越大,好不容易撬开了门,老人却怎么也不愿意撤离,不得以,张万辉便强行将老人背到村外……

“山洪已经来了,再不走房子就冲走了……”

“当时多亏了张支书连劝带‘骂’转移,我父亲才能安然避开危险!”随后赶来的老人的儿子,回想起那一幕至今还是心有余悸。

而在同一时刻,张万辉家里的小卖铺却全部进水,放在低层的货物全部淹没,他自己却顾不上拾掇……

重建家园的信心书记

由于河水暴涨,引发山洪导致大石村209户887人普遍受灾,道路、农田、房屋不同程度受损。

12日中午11时左右,洪水褪去,但沿河道而修的道路却千疮百孔,无法通行。一时间,村民的生活物资成了大家最担心的事。

“大石村的父老乡亲们,困难是暂时的,当前我们的公路彻底水毁,寸步难行,但是我储备的生活用品还多,等天晴了,有劳力的可以自己来取,特别困难的我们大家共同想办法,不会让一个人缺生活用品,现在所有东西平价,可以受社会监督,没有钱的先拿去用,以后慢慢再说,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7月14日上午,张万辉在村里的微信群里发了这么一段话。“大家都受灾了,我不能不管!”他说。

“张书记自家房屋、车辆也受到了严重损害,但他心里始终想着村民,始终坚守在救灾抢险第一线,真的是我们的‘主心骨’。”村民赵富仓感慨不已。

最让张万辉揪心的,还是公路的损毁。

这次灾情中,大石村通村公路4.5公里全部损毁,4.5公里河堤全部损毁,6个通社公路不同程度损毁,最严重处行人都无法安全通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村的群众非常珍惜这条路,平时将路扫得干干净净的……”提及路,当地村民都唏嘘不已。

20日下午,烈日炎炎,记者在大石村村口看到张万辉正在指挥组织大型挖掘机为受灾群众清理房屋淤泥和打通道路障碍。

几日来,张万辉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投身生产自救工作,清理道路落石,抢修水源……

暴洪褪去,张万辉还带领村干部对山体、河道、道路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再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严防灾害的发生。

“现在正是汛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张万辉说。

 

 

来源:陇南发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