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党建引领聚合力,唤醒“沉睡”撂荒地
今年以来,武都区黄坪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的工作部署,采取“党委统揽、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的方式推动撂荒地治理高质高效,为全镇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党委统揽,高位推动。黄坪镇坚持把整治撂荒地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保质保量抓好撂荒地复耕工作。镇党委多次召开撂荒地整治工作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结合本镇实际,布置撂荒地整治任务,并与15个村党支部签订《撂荒土地整治责任书》,压实整治撂荒地工作责任。先后制定《黄坪镇撂荒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黄坪镇撂荒地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采取镇主要领导包片,包村领导、驻村干部包村、村社干部包户、包地块”的方式,摸排查清全镇撂荒耕地信息,并建立健全相关台账。组织党员带领群众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整治撂荒地技术指导服务,解决村民在复耕复种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支部引领,凝聚合力。坚持发挥党支部资源整合、引领作用,充分调动村级各群体力量,引导群众复耕复种增收。依托“党支部+公司+种植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村党支部引进企业,推动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如蒿川村党支部引进陇南三顺公司发展产业,流转撂荒地590亩,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一处,与陇南康源药业公司签订唐古特大黄购销合同,建立大黄种植示范基地200余亩,为群众增收近50多万元。深化“主题党日+”模式,推动党支部结合当前撂荒地复耕工作实际来表现主题内容。如杨务村党支部发动村干部、党员群众等开展“一寸土地不撂荒,粮食安全有保障”主题党日活动,切实推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劳动的积极性。
党员带头,群众共创。坚持党员走在前、当表率,带动群众开展撂荒地复耕工作。发挥党员干部“宣传员”作用,100多名镇村干部、党员群众上门走访向群众派发复耕宣传单张,张贴《限期复耕告示》,悬挂宣传横幅,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党员微信群、村千村千群等线上渠道广泛宣传相关政策,鼓励群众自行复耕。发挥党员干部帮带作用,由党员干部辐射带动群众,针对不同撂荒原因,帮忙制定切实可行的复耕方案并利用空闲时间为没有劳动力或复耕复种困难的群众提供帮助,切实解决群众复耕困难,形成党员帮带撂荒地复耕模式。
黄坪镇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切实担起稳定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在全力开展整治工作的同时,强化复耕监督、复种后的田间管理,并在产业培育中统筹谋划,真正让“撂荒地”变成“收益田”,激发全镇群众向撂荒地要效益、要增收的信心和动力,进一步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确保整治成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