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撂荒地 播种希望田
“我村现有土地面积2385亩,由于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使土地撂荒108亩,今年我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能人大户带动的模式,以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兼种当归、大黄、党参等中药材提高群众经济收入,达到农户有粮增收的双目标。”马营镇梁塄坎村支部书记王余社说。
自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武都区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谋划,因地制宜,探索和成功推行与财政资金支持结合、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与土地流转结合、与农机推广结合、与农作物轮作倒茬结合等成功经验和措施,通过采取动员农户自耕自种、委托亲友代种、购买社会化服务、村集体收回等有力措施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确保整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落到实处。
池坝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王林说:“池坝乡将整治工作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守牢耕地红线,壮大村集体积累的重要举措。对外出务工和无劳力农户常年不耕种的土地统一收归村集体管理,建立托管服务,目前全乡已全面完成356亩的撂荒地整治工作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做到应种尽种,确保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不仅让撂荒地变为“希望田”,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尝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下一步,武都区将依法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撂荒地不予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规定,对连续撂荒两年以上的终止土地经营流转合同,逐步建立撂荒地动态监测和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推动撂荒地整治工作取得长久实效。
“整治后的土地70%以上种植粮食作物,剩余部分根据气候条件种植中药材、小杂粮等农作物,达到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武都区农技中心主任王高世说。
据了解,目前全区已完成撂荒地整治23.3万亩,预计四月底将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通讯员 焦小菊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虎伟
责 编: 孟涛涛 编 辑:王骞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