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武都区: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大家对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有没有意见?”近日,武都区东江镇王沟村村理事会会议正如火如荼的开着。近年来,武都区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各村成立村民理事会,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的治理格局,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村民自治之路。
建队伍。优先从组织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道的村组干部、老同志、党团员、积极分子中推荐,经村民选举组建村民理事会,代表村民对村内公共事务等,定期开展民主议事、民主协商。搭建起“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理事会—农户”的治理框架,实现村民自治管理。
立规矩。引导各村对照《乡规民约》,结合村情实际,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丧嫁娶、一户一宅、拆旧建新、家禽圈养、村财务公开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具体内容,形成具体化、可操作、有针对的行为规范准则,实现“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
树新风。武都区注重道德教化,深入挖掘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轮番组织青少年学生、村民学习,形成崇德尚文浓厚氛围。以殡葬改革为契机,推动各村制定“丧葬嫁娶新规”,对丧葬嫁娶规模、时间、费用、上菜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给“人情风”套上了“紧箍咒”。
今后,武都区将继续建设管理难题,聚焦组织建设、决策机制、队伍建设、监督管理“四个关键环节”,通过党建引领工作,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引导村民参与自治,激活农村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玉娟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 孟涛涛 编 辑:王玉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