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武都区:退耕还林打造绿色“聚宝盆”
近年来,武都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连年在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工作上持续发力,着力加强造林绿化的薄弱环节,为全区建造起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使昔日的一座座荒山变成绿色经济长廊,一个个水土流失的贫瘠山村成为了绿色“聚宝盆”。
绿化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武都区以“大地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把退耕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推进,也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打造。树种选择上按照群众意愿,着重培育栽植花椒、核桃、油橄榄等特色经济树种,不能发展经济林的选用生态经济兼用树种,促进了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协调推进,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同时不断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大森林保护工作,真正改善了全区生态环境以及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
自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武都区造林绿化提质加速,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全区遵循适地适树、区域治理、科技支撑、良种选育、注重管护等原则,先后实施两轮退耕还林,目前,累计面积13.09万亩,完成嫁接换优601万株,其中花椒231万株、油橄榄330万株、核桃40万株。今后,武都区将持续走一条以绿色为底色,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抓好林业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不断推动全区林业特色产业链发展,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绿色福利”。
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玉娟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 孟涛涛 编 辑:王玉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