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小格格”的大能量

    2021-11-09 11:06:37  作者: 来源: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

宕昌县密织群防群控“五级网格”

严格分级把控、分类管理

切实做到无死角、全覆盖精准管控

非常时期扛起非常之责

“小网格”在疫情防控期间

发挥了“大作用”

网格员等一线工作人员

履职尽责、持续奋战

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共克时艰

构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疫墙”

“小格格”的大能量

 

排查返乡人员、宣传防疫知识、对重点人员进行管理服务、卡口值守、社区巡逻……每天早上5点,宕昌县城关镇红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晓琳就要“武装齐全”,穿梭在她所负责的网格里。

“现在好一点,每天能多休息几个小时,刚开始我们的社区干部基本就是24小时连轴转。”宋晓琳告诉记者,疫情初期,她曾连续七天睡在单位,一天接上百个电话,连吃饭都顾不上。

“第一天吃了一个鸡蛋,第二天吃了一个苹果,第三天有点晕才意识到要多吃饭。”宋晓琳说。

“小格格”的大能量

 

当前,宕昌县仍处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阻断传染源、隔断传播途径、继续倡导“非必要,不外出”还是重要工作。而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开展这项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红河社区内辖区人口构成复杂,房屋多为自建房,疫情排查及防控工作压力很大。”宋晓琳说,为了给社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安抚居民的恐慌心理,他们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和网格员的作用,通过小喇叭广播等形式,宣传防疫知识,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控制疾病传播。

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宕昌县将疫情防控机制和网格化工作体系深度融合,力求管控到点、服务到人,切实构筑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责任网。

“小格格”的大能量

 

宕昌县完善细化原有的村(社区)网格化管控责任体系,延伸细化到楼栋、单元和小街、巷道,形成了“五级网格”单元,确保每一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网格、每一个小区楼院、每一户家庭、每一名群众。

马冬花是红河社区的一名网格员,虽然已经帮助居民“排忧解难”多年,但工作似乎还是没那么“顺”。

“刚开始的时候总有人要出去,说‘都看到别人出去了为啥我不能出’。”马冬花说,这时候就要跟大伙儿耐心解释,出去的人是有工作任务的,还要了解居民出门需求,并帮助他们解决。

“慢慢地大家就都能理解了。”马冬花说,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她见证了社区居民面对疫情观念的转变,也时常被大家的守望相助所感动。

“虽然现在一个人在家,但是有社区工作者的关心和帮助,心里一直暖暖的。”宕昌县实验中学学生沈俊英说,“他们守我们安宁,我们愿他们平安。”

“小格格”的大能量

 

为了进一步强化社区网格化管控工作,宕昌县还抽调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公安干警和社区志愿者等下沉到网格单元,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县119个临时党支部成为统筹整合各方力量的一线指挥部。

“无论是进出人员的管控、集中核酸检测、居民小区物资的配送以及环境消毒等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宕昌县北山小区疫情防控监测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县统计局局长邓继存说,目前北山小区居民情绪稳定,生活秩序一切正常。

据了解,宕昌县城关镇四个社区划分疫情防控网格单位124个、设置监测点124个、确定网格员1157名,在农村划分疫情防控网格1457个、设置监测点346个、确定网格员4121名,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人员排查摸底、组织核酸检测、防控物资分发、公共场所消毒等措施,切实做到了无死角、全覆盖精准监控。

“现在,微信步数每天都是两万多步,说不累是假的,但只要能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上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再累也值了!”宋晓琳说。

“小格格”的大能量

 

(记者/王芳 肖红 李董 尚敏贤 陈红伟 )

来源:陇南发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