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向星辰,所愿皆成真——在坪垭跳着锅庄舞,等你……
世间有着无数种舞蹈,而有一种舞蹈是既能在江南烟雨中舞动,也可以在无边的天空之下飞扬,锅庄亦是如此。锅庄是藏族人民的一种舞蹈,随着时间的演变,这种舞蹈俨然已成为藏族同胞的一种文化符号。锅庄是藏语音译,“锅庄”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篝火晚会本是草原人民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之后,发现火不仅可以烤熟食物,还可以驱吓野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于是,对火产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后来,人们外出打猎满载而归,互相庆祝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傍晚,在用火烤熟食物的过程中,便互相拉手围着火堆跳舞以表达自己喜悦愉快的心情。这种欢庆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就形成了篝火晚会。在星空浩瀚的夜间,跳着锅庄的藏族同胞会选择在舞池中央点上一把篝火,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阴影与光亮明灭而柔和的交织,炽热又神秘。
藏族儿女自古以来就对舞蹈有着特殊的感情,翩翩起舞之中是说不尽的情感,燃烧的火堆里更是他们燃不尽的热情,藏族的锅庄舞蹈历史悠久。试问在这苍茫的天地之间,一种舞蹈跨越了时间的界限,突破了岁月的阻挠,终于是经过传承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这是何其的幸运,又是何其的难得。相信很多朋友都在网络上或是在现实中接触过锅庄,锅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舞姿舒展洒脱、情绪热烈,气势粗犷,表现出藏族儿女豪放、刚强、坚毅的性格和情怀。藏族锅庄舞一直在民间传承,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传承,才有了这么一种说法,“藏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是的,对于所有藏族人来说,载歌载舞是自我表达的方式,而锅庄就是其中一种丰富多变,非常受欢迎的歌舞样式。
莲花盛开、经幡飘动下的坪垭,也在昨日举行了一场锅庄舞会,那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舞会。那时黑夜刚刚登场,那一轮弯月也早早的挂在了夜空之上,似乎早已做好了为人们带去光亮的准备,或者是这一轮弯月,也想看一看这独一份的美好,在月亮跨过树梢之时,在寂静的黑夜里,突然有人点燃了象征性的火把,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默契,让每一个人都紧握双手围绕着火堆,翩翩起舞,在这一刻所有人仿佛都融为了一体,苍茫的天地在这别样的装饰下都变得紧凑起来。
锅庄舞蹈踏着岁月而来,一步一步的迈在了每个人的心上,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在时光之中为自己平添光芒,它与时间共同进步,与文化一同丰满,在代代相传之中,既保留了原有的豪迈,又融进了新的特色。以前跳锅庄的配乐一般都由跳舞的人们用嘴唱出来,现在有了音响设备,大家可以更专心的投入到舞蹈中。最吸引人的当然是那些穿着民族服饰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他们就是这个民族的缩影,就是锅庄舞蹈的代表。任何舞蹈的表演都离不开最重要的情,有了情感,这个舞蹈才会有真实感,也才会让看的人感受到身临其境,他们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因为热爱生活,所以用最美丽的舞蹈来表现。
坪垭藏乡的儿女都是热情的,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都说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藏族人民也不例外,锅庄就是他们精神的追求。时间的洪流总会冲淡很多东西,潺潺流水会消逝、无边际的草原也会被替代、但是锅庄永远不会,因为他早已和藏族人民乐观勤奋的精神融为了一体,是一个符号,更是漫漫时光之中的一篇铭文。锅庄是民族的智慧,是团结的力量,更是当地悠久历史流传下来的产物。
长空之下有柔只,柔只之上有劲风,唯有燃起的篝火知劲风,踩过这片土地的人们更爱这篇沃土。相信我,在这片土地之上,你一定能收获自由,藏族人民的热情会永远的印刻在你的心中。燃烧的篝火与明朗的星空相互纠缠,你的所愿所想皆会如愿成真。他们跳着的锅庄会化作绵延四方的纽带,串起五湖四海的我们,在星空之下,在夜晚之中,等你……
来源:坪垭发布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 孟涛涛 编 辑:周红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