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致富有“鹿”

    2021-08-24 10:13:11  作者: 来源:
       “一头鹿一年可以割两次鹿茸,每次割茸量有所不同,但基本保底能卖到8000元。”说起梅花鹿养殖,武都廷飞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廷飞如数家珍。

       合作社位于武都区琵琶镇下高家村,8月18日,记者走进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鹿舍和跳脱可爱的梅花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感充盈心中。

      (一)

       “这些梅花鹿都是从东北地区引进的品种,适应能力强、生长发育快,可以说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带动效应强的致富好项目……”高廷飞一边打扫鹿棚卫生一边说道。

       记者看到整个养殖区是相互隔开的,梅花鹿居住的房间分为休息区和活动区。每个“一室一厅”的“套房”里,养殖着十几只梅花鹿,目前养殖规模已达到173头。

        2015年,在镇上开网吧的高廷飞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梅花鹿的养殖情况和市场前景后,创业心切的他踏上了异地取经之路,先后在梅花鹿养殖技术趋近成熟的北京通州和东北等地实地考察学习。

        在政府支持引导下,2017年,学成归来的高廷飞牵头成立了合作社,满腔热血地投身到梅花鹿养殖场的筹建工作中:咨询政策、流转土地、选址建厂,并从东北两次共引进41头梅花鹿……

       “2018年10月,合作社引进首批21头成年鹿饲养,次年便收获了第一批鹿茸。”高廷飞高兴地说,合作社开发的鹿茸酒、鹿鞭膏、功效酒等8个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

       “吃得少,长得快,浑身上下都是宝。”这让高廷飞坚定了养殖梅花鹿的信心。目前,他又投资建设了散养基地,准备再次从东北地区引进100多头梅花鹿进行散养。

       (二)

       “相较于牛羊养殖,养殖梅花鹿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饲草料成本较低,一头鹿一年的养殖费用在1200—1500元之间。”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如今高廷飞已掌握了梅花鹿的养殖技术。

       致富不忘乡邻。按照“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合作社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特别是采取入股分红方式,吸收琵琶镇下高家村、马家沟村54户群众入社分红,2018年便实现分红66300元。

       2019年,高廷飞又扩建养殖基地,牵头成立了梅花鹿养殖联合社,带动周边武家山村、胡家沟村、王家山村同时养殖梅花鹿,为他们提供梅花鹿幼鹿以及养殖技术,同时签订购销合同,解决养殖、销路等一系列问题。

       “鹿苗一部分留作养殖场自己培育,主要用来产茸和配种,另一部分则是分销给其他的养殖户。”高廷飞说。

       在政府的产业扶持下,目前,仅琵琶镇已建成4家梅花鹿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梅花鹿养殖总量达到300余头,鹿业全产业链产值3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约25万元。

       此外,在高廷飞的带动影响下,武都区鱼龙镇、三河镇,还有成县、西和等地也都开始了梅花鹿的养殖,梅花鹿产业发展呈现规模扩大、效益倍增的良好态势。

       (三)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性情温顺的梅花鹿深受游客喜爱,高廷飞的梅花鹿养殖基地成为这里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这里与张坝古村落紧邻,也是市区与裕河保护区的必经之地,来基地近距离与梅花鹿互动体验的游客很多。”高廷飞说,梅花鹿养殖的短视频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后,许多网友慕名来到这里实地观赏。

       “每年4月到8月是梅花鹿聚茸的季节,很多游客从周边各地赶来,为的就是品尝新鲜鹿茸血。”高廷飞告诉记者,每次割完鹿茸后,在被割处都会长出一个坚硬的“角帽”,等“角帽”掉了,才开始长新鹿茸,而“角帽”可以磨成粉,用来治疗咽炎、乳腺炎等疾病。

       “目前美中不足的是,附近缺少餐饮行业,许多游客到这里游玩之后要驱车几十公里外就餐。”看着养殖场良好的发展现状,高廷飞心中酝酿着更多的好点子,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高廷飞决定发展“养殖+旅游”为一体的产业。

       高廷飞规划,准备在养殖基地旁边的空闲场地修建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梅花鹿观光庄园,在满足游客需求、充实游客体验的同时,能为当地村民提供多个就业岗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琵琶镇林地资源广阔,牧草资源丰富,这些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为科学饲养提供了保障。”琵琶镇党委书记张玉珊介绍,当地政府将积极争取扶持资金支持梅花鹿养殖企业,通过梅花鹿产品深加工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扩大鹿产业养殖规模,建成集古村旅游、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特色养殖加旅游产业。

来源丨每日甘肃网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 孟涛涛 编 辑:周红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