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武都:“内外兼修”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1-08-11 10:31:16  作者: 来源:
如果用航拍俯视武都,你会看到什么?三月,能看到万物复苏时田间地头里热火朝天的春耕;七月,能看到闻到漫山红遍的花椒飘香;九月,能看到承载着武都儿女致富梦的橄榄树荡漾在白龙江河谷;十一月,能看到武都如糖甜柿一抹红,累累压枝山水中。

一年四季,在美丽祥和的生态环境里,武都百姓安居乐业、怡然自得。而当时间倒回十年前、二十年前,映入眼帘的就只是光秃秃的大山、崎岖沟壑的山路以及灰蒙蒙的天空。

我们已经感受到,这片土地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立足实际多措并举 打造乡村“外在美”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当习近平总书记立下这一句庄严誓言,“美丽乡村”的战略步伐就开始向前迈进。

武都,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中西部、白龙江中游,奔腾不息的白龙江穿城而过,让武都有了钟灵毓秀豪迈之气。在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清香在弥漫,武都人对生态文明的追求也大步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都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立足特色资源,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美化村容村貌,实行易地搬迁,改善居住环境,全力打造乡村“外在美”。

“咱农村的厕所也和城里一样了,干净卫生。”“是呀,自从家里厕所改造之后,就算是夏天也没有怪味了,舒心多了。”提起村里的厕所改造,柏林镇浩家沟村的村民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以前的浩家沟村,许多村民家中甚至连独立的旱厕都没有,只能去公用旱厕,很不卫生,也使得乡村环境面貌很差。小厕所关系大民生,小空间展示大文明。

近年来,武都区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把“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厕所革命”,补齐城乡环境短板,提升群众幸福感。

武都山大沟深,许多乡村位于大山深处,交通瓶颈一度成为群众致贫和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要想富,先修路。为改变乡村贫困落后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武都区把发展交通事业放在重中之重,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硬化道路、兴修产业路,不断改善乡村群众出行条件,托起贫困群众的“小康梦”。

“以前我们种庄稼半夜起来就得往地里走,运送农具和物资全靠人背畜驮,吃的苦受的罪想起来都心酸。现在党的政策好,道路都给我们修到山顶去了,三轮车一开,随时就能上山下山,太方便了。”提起产业路,马街镇上板桥村村民李得祥激动不已。

“山大沟深、广种薄收、吃水靠驮、出行靠走”是住在武都大山深处群众搬迁前生活的真实写照。

“十三五”期间,武都区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统揽,聚焦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走出了一条具有武都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子。“日子比以前过得好多了!”这是在武都区坪垭乡易地扶贫搬迁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坪垭藏族乡8个村1236户5731人,通过易地搬迁摆脱了贫困,不仅有蒸蒸日上的新生活,还有广阔的奋斗新天地。

一个村庄,就是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武都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创建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塑造新形象为主要内容,坚持一村一景、一村一貌、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一大批美丽乡村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

“经过这几年精准扶贫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硬化了,广场和基础设施建设也配套齐全,大家也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村内环境卫生状况发生了根本改变。”鱼龙镇宁家山村村主任强杰如是说。

如今,走在武都区各个村庄,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茂盛的树木、绽放的鲜花、新绘的文化墙、充满文明气息的生活日常,彷佛走入一幅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山水画。

抓教育促产业 增加乡村“内在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正因为此,近年来,武都区直面教育困境,谋思路破难题,进一步落实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持续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切实防止农村学生因学习困难、外出打工等情况导致的辍学问题。健全应助尽助机制,着力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精准化资助体系,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各项资助政策。同时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惠及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全力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乡村“内在美”同样离不开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武都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椒、油橄榄、茶叶、蜂蜜等特色产业。“绿色”不仅为生态环境带来生机,更是带动全区各乡镇贫困群众完成了脱贫增收,走出一条产业培育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绿色之路。

“我们以前种地挣不了几个钱,主要靠外出务工,辛苦不说,还顾不上家,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种植花椒、油橄榄,收成、价格都很好,而且家门口就有合作社,我们可以在家门口务工,手里有存款了,日子越过越踏实。”村民老李笑呵呵地说道。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新要求。

从美丽环境、美丽生活到美丽经济,武都“内外兼修”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青山绿水间,一首首农村改革新曲在武都大地上谱写,一幅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美丽乡村的魅力正不断迸发,越来越多的百姓过上了美丽幸福新生活。


融媒体中心记者:石晨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 孟涛涛 编 辑:赵春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