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一片小叶子长成大产业——武都区茶产业发展综述

    2021-05-28 19:10:17  作者: 来源:
陇南市武都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是甘肃省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气候温润,是我国西北地区罕见的茶叶产区,也是甘肃三大茶叶主产区之一,其生产茶叶的4个乡镇(裕河镇、枫相乡、五马镇、洛塘镇)境内,气候温润,森林茂密,资源富集。高山云雾出好茶。武都产茶地区雾多寡照,清新湿润,温和气候、酸性土壤等优势资源,是开发绿色、有机、生态茶品的宝地。

  一片茶叶,一抹茶香,可撬动一个绿色朝阳产业。

  近年来,武都区立足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坚持把培育壮大茶叶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以绿色和有机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茶产业生态化、产业化、品牌化进程,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品牌,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同步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截至2020年底,全区茶叶面积约3.3万亩,涉及4个乡镇30个村820户贫困户,2020年茶叶产量100.5吨,总产值约8500万元。

  产业扶贫工作中,建立健全领导包片、茶叶技术干部包乡驻村制度,加大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力度,提升茶园管理水平和质量,推进茶叶产业规模化发展。坚持集中连片、无缝覆盖,在裕河镇唐坝村、阳坝村,五马镇石家坝村、洛溏镇宁杏沟村和枫相乡张家院村、枫相院村引进茶叶新品种中茶108和龙井43号推广栽植1200亩。

  强化科技支撑,坚持示范引领。在枫相乡张家院、裕河镇孙家湾2个村着力打造优质绿色食品标准茶叶生产示范茶园3个,加快茶叶良种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管理、茶园机械道路建设等,不断提高茶叶产业的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程度。

  抓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从项目安排、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重点扶持了5家龙头企业,着力提升企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引导龙头企业积极组织农户开展订单式生产经营,突出延链增值,解决部分茶农卖茶难、茶园基地管理粗放等困难问题。通过龙头企业联系群众、对接市场、打通销路,有效带动茶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群众收入稳定增收。目前,全区组建茶业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15家,带动贫困村10个、贫困户265户。

  促销售,着力打造品牌。大力发展“独一份、特别特、优中优、错峰头”的“陇南绿茶”品牌,多渠道宣传推介武都茶叶产业,不断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参加举办了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和全区首届美食文化旅游节,在主会场开设茶叶专区,线上线下同步展示销售。在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同时,推动茶叶和旅游深度融合,举办了2020魅力陇南乡村旅游月活动,开发茶旅游项目,在八福沟景区建成了臻怡澜悦茶厂,打造融采茶、品茶、住宿为一体的茶园生态旅游景区,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道路。

  兴科技,推广农机作业。在裕河镇孙家湾村试点新建1000米茶园山地轨道机械运输道路,增加山地茶园运输能力,省工省劳、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建市场,提供专业销售平台。在钟楼滩新建“陇南茶城”茶叶专业交易市场,营业面积达3100平方米,入驻商户40多户。

  全区茶叶产业扶贫工作中,大力打造推介“独一份、特别特、优中优、错峰头”的“陇南绿茶”品牌,多渠道宣传推介武都茶叶产业,不断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目前,陇南臻怡澜悦茶业开发有限公司、甘肃金陇红茶业有限公司、陇南裕春茶业公司其茶叶产品已获得“陇南绿茶”地理标志许可。同时,积极组织茶叶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全区茶叶绿色食品认证已达4个,产量37.5吨。

  如今的武都五马、裕河、枫相、洛塘等地,茶园一山连着一山,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茶产业已成为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