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青陇一家亲 共叙山海情

    2021-04-21 15:45:30  作者: 来源:
2017年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山东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让远隔千山万水的武都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紧紧相连。两地围绕“六大任务”,突出产业帮扶、培育内生动力凝聚强大合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频互访  强化共识
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四年来,双方党政主要领导高频互访深入交流,签订了东西扶贫协作战略框架协议、东西对口帮扶医疗卫生和教育合作协议以及有关产业合作项目,举行了产业合作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捐赠了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教育卫生帮扶和“扶贫车间”建设等资金,增进了脱贫攻坚共识,促进了东西扶贫协作纵深发展。
资金支持 强基固本
西海岸新区始终聚焦制约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短板,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22235.3万元(青岛市20206万元,新区2029.3万元),捐赠物资折价900多万元,捐赠车辆68辆,实施帮扶项目130个(产业合作项目5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5个、其它项目10个),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医疗扶贫等领域,惠及全区40个乡镇(街道)182个村2.65万贫困人口,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合作 多轮驱动
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武都有丰富的农特产品,新区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借新区之所能,帮武都之所需,全面落实土地出让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为青岛企业落户武都创造条件。累计引进农业产业、青陇啤酒、肉兔养殖、订单辣椒、新材料等项目11个,直接带动就业560人,利益联结带动7045户贫困户,年人均增加收入1200元,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企业合作、项目带动的“造血”式扶贫路子。
 

劳务协作 稳岗就业
青岛有广阔的就业空间,武都有富余的人力资源。在青岛设立武都劳务工作站,加强联系对接,通过开展就业援助宣传月、劳务用工招聘会、签订定向培训协议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劳务用工定向输转。四年来,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690人次,向青岛输转劳动力870人,新区帮建扶贫车间32家,吸纳791人就近就业,产业合作项目带动就近就地就业774人,积极探索创新“技能培训+就业增收+入股分红”的残疾人扶贫模式,安置贫困残疾人60名。
 
人才交流  扶志扶智
注重党政干部交流,互派2名县级干部、2名科级干部挂职,衔接协调帮扶措施落实。西海岸新区培训我区干部1159人,31名乡镇党委书记赴西海岸新区参加了培训。注重人才交流选派,新区先后选派56名骨干医师、教师到武都支医支教;我区选派388名专技人员到西海岸新区进行短期跟岗学习。注重专技人才培训,先后培训医护人员1979人(次)、中小学教师2336人(次)、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939人,促进了观念互通、思路互动、经验互学、作风互鉴。
两城一家  携手小康
深化镇、村、企业、学校、医院、社会组织等结对帮扶,推进形成了多元化帮扶工作格局。四年来落实结对帮扶资金1531.4万元,捐物折款总计1246.15万元,开展互访交流1220人次。通过携手奔小康双方建立了更加广泛、密切的联系,为开展全方位的帮扶和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消费带动 助农增收
先后在青岛举办了山海情深·携手共赢—武都之夜”等活动,全方面多领域宣传推介武都农特产品和旅游产业。成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陇南市武都区东西协作服务中心,设立武都农特产品销售专柜和专区,油橄榄、花椒系列产品走上了青岛人的餐桌,有力提升了武都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年来武都区向西海岸新区销售农特产品1.01亿元,西海岸帮助销售农特产品2.11亿元,通过消费扶贫行动,武都区受益群众达9480人。
风雨同舟  共克时艰
四年来,西海岸新区不仅在助推脱贫攻坚上倾情帮扶,而且在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中,第一时间给予无私援助,帮助武都度过难关,充分体现了东西携手、山海相连的深情厚谊。
 
青岛西海岸新区—陇南市武都区心手相牵、血脉相连。双方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首要任务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努力推动双方交流协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共同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