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党史学习教育】1932年,党在这里打响甘肃境内革命武装斗争第一枪
两当兵变纪念馆静静伫立
那段战火中的燃情岁月
这里,曾打响了
领导的两当兵变就发生在这里

开展兵运,策动兵变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敢于任用进步人士,从1929年至1931年,中共地下党陕西省委曾先后派习仲勋、李秉荣、李特生、陈策、吕剑人、刘书林、陈云樵等人到警备三旅二团一营工作。习仲勋等同志到该营后,成立了党的领导小组。在党小组的领导下,他们遵照省委指示,积极开展兵运活动。
1932年年初,举行兵变条件基本成熟,此时传闻一营要开往甘肃徽县与二营换防。一营官兵大部分是乾县、礼泉人,不愿到离家更远的山区去,抵触情绪很大。营党委便立即召开会议,决定趁换防之机举行兵变。地下党员、营部文书刘书林前往西安,向陕西省委第二次汇报。省委同意兵变计划,并指示兵变后将部队拉到旬邑与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刘志丹部汇合。随后,省委派省军委秘书刘林圃为特派员,由交通员张克勤做向导来到凤县。
刘林圃到达凤县后,在双石铺丰禾山庙内召开营党委会议,决定在甘肃两当县城宿营时,于午夜12时举行兵变,根据省委指示,兵变由刘林圃协助营党委全面领导。几天后,一营果然接到团部命令:开往徽县和二营换防。
兵变枪声在两当县城打响
1932年4月1日拂晓,一营一、二连和机枪连随营部从凤州、双石铺出发向两当移防,刘林圃随军前行。当日黄昏,部队行至甘肃两当县城宿营。
晚上八九点钟,刘林圃和营党委决定在县城北门外一个马车店内召开营党委扩大会议,全营所有党员干部参加。会上,习仲勋简要向大家介绍了刘林圃,并向大家讲明会议意图。接着刘林圃传达了省委的决定,讲述了全国的革命形势,分析了兵变的有利条件和兵变的重大意义,并对晚上兵变行动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会议决定推举许天洁为兵变总指挥,兵变在午夜12时举行,由许天洁鸣枪为号,各连先将反动连长处决,不是党员的排长下枪带走。会议还决定由吕剑人负责一连并收缴机枪连的枪械,二连一排长高瑞岳带领全排士兵去营部解决营长王德修和警卫班,左文辉、张子敬带领本排战士分别把守东、西两城门,各连、排完成任务后,迅速将队伍带到北门外集合。
午夜12时,“两当兵变”准时打响。各连起义战士按计划纷纷行动起来,起义的枪声惊动了机枪连,该连代理连长被一名战士击毙,但机枪连与吕剑人率领的一连形成对峙,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机枪连始终未能被解除武装。
同时,左文辉、张子敬等带领各排坚守东、西两城门。高瑞岳带领全排去抓营长王德修,王德修听到枪声,知道情况不妙,早已逃跑。起义的三个步兵连200多人在各连负责人率领下迅速撤出两当县城,到北门外姚沟渠集合,刘林圃问起义战士愿不愿回陕北找刘志丹当红军,战士们一致高喊“愿意”。随之部队连夜北上,沿广香河向太阳寺方向前进。
4月2日凌晨,200多人的起义部队到达两当县境最北端的太阳寺休整,营党委研究部队整编事宜,刘林圃宣布,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选举许天洁为作战总指挥、支队长(兼三连连长),习仲勋为政委;任命吕剑人为一连连长,高瑞岳为二连连长,左文辉为三连副连长。
革命火种没有扑灭
风卷云涌,沧桑巨变。
兵变失败后,营党委书记习仲勋回到家乡——陕西省富平县,仍然肩负起党的地下工作的领导责任;李特生去了西安,逃脱了原一营长王德修的抓捕,和陈云樵一道受党组织的介绍去兰州继续搞党的地下工作;刘林圃、吕剑人、许天洁和几名战士,来到吕剑人同志的家乡隐蔽休息了一段时间,他们曾准备把剩余的人员组织起来,奔赴陕北参加刘志丹部队,但因当时无法和陕西省委取得联系,因此刘林圃、吕剑人、许天洁先后到西安去找省委接头请示工作。
刘林圃到西安后,即1932年9月的一天,到北大街教育馆前的阅报栏旁看当天的报纸,却不料被曾参加过“两当兵变”的原一连一排一班长马腾云等发现(以后叛逃到敌特务团当班长),将刘林圃扭送到团部,随即转押到杨虎城军法处。3天后,被国民党杀害于西安习武园。
吕剑人和许天洁一起到西安,省委交通员先一天与吕剑人取得了联系,并约定时间、地点和当时省委主要负责人杜衡(后叛党)见面。第二天就在吕剑人、许天洁去与杜衡碰头见面时,走到西安钟楼处碰上了原一营长王德修,王德修和旅长唐嗣同的勤务兵罗保成将吕剑人、许天洁扣押起来,后送军法处。吕剑人被判为死刑,经我地下党多方营救,改判为无期徒刑,许天洁被判刑15年。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释放政治犯,他俩才先后出狱,吕剑人出狱后,党组织安排他在党中央白区工作部、中共陕西省委等处工作。许天洁出狱后被党组织介绍到耀县保安队做党的地下工作。
“两当兵变”失败了,但是,抛头颅、洒热血,坚持革命到底的共产党员,并没有被“兵变”的失败而挫伤斗争的意志,相反,他们吸取了沉痛的经验教训,分别从各地秘密找到了党的组织,继续为党的事业、革命的最后胜利而奋斗。
(资料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陇南历史》第一卷)
“两当兵变”是在中共陕西省委的直接领导下
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的
一次较大的武装起义
它继清涧起义之后
同旬邑、渭华暴动一样
在当时是西北地区较早的起义之一
也是甘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一次起义
它为我党兵运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党在甘肃地区开展活动打下了基础

寻访·初心
素有“秦陇之捍蔽,巴蜀之襟喉”之称的两当县,地处甘陕川交界的秦岭南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两当兵变纪念馆、两当兵变旧址、太阳寺、杨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记者再次踏上这片镌刻红色基因的热土,追寻那段光耀千秋的岁月。
丰富的资料,翔实的内容,一幅幅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画卷在这里展开。
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革命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