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打通产业路奔向小康路
2020-04-01 17:36:59 作者: 来源:
“这条路修的太好了,以后小货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再也不用人背畜驮了,运输问题一解决,我不管种啥养啥干起来就有劲了。”安化镇青崖村群众们一边忙碌地修建产业路,一边开心地谈论着这条即将完工的“致富路”。
田间道路是农业生产的“主动脉”,更是实现产业脱贫致富的“大通道”。安化镇受“8.7”洪灾、“7.10”洪灾等灾害影响,各村田间道路不同程度受损,加之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造成田间道路网不完善、等级低等现象,严重制约安化镇农业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安化镇下大力气新建及整修田间道路119公里,其中新建59公里、整修60公里;涉及曾街、符家塄、孙家湾、杜家塄、朱坪、青崖等村,目前已完成65公里,完成率达54.6%。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武都区着眼“以路兴产,以产脱贫”目标,着眼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力求把产业路打造成群众出行的“幸福路”、脱贫致富的“快车道”、美丽乡村的“助推器”,让广大村民群众享受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的政策红利。路不仅要修,而且要修快修好,要把路修到贫困村的山坡田野、林间村口,修到菜地里、家门旁,修到脱贫产业发展的第一线、最前沿,切实修出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产业路。2019年,武都区投资5548.5万元,新修产业路48条205.3公里,覆盖安化、隆兴、柏林、马营等22个乡镇的48个自然村。2020年武都区计划整合资金21000万元,实施自然村组硬化路500公里,项目共涉及32个乡镇,143个行政村。项目的实施能够解决143个行政村(贫困村68个)203个自然村组(贫困村社94个)10951户46459人的行路难问题。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吸纳2000余名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务工,使2000余户近万贫困人口增收。产业路将直达村民家门口和田间地头,给群众带来减少运输成本获得的直接经济利益,全面提振贫困群众的脱贫士气和致富信心,为群众长效稳定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
道路通、产业兴。特色产业路的建成,就如同盘旋在武都山区的一条金线,把沿线旅游景点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村串成了一条“珍珠链”,打通了交通“动脉”,让“特色”变成了“亮色”,让农家的土特产品走出大山畅销全国各地,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田间道路是农业生产的“主动脉”,更是实现产业脱贫致富的“大通道”。安化镇受“8.7”洪灾、“7.10”洪灾等灾害影响,各村田间道路不同程度受损,加之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造成田间道路网不完善、等级低等现象,严重制约安化镇农业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安化镇下大力气新建及整修田间道路119公里,其中新建59公里、整修60公里;涉及曾街、符家塄、孙家湾、杜家塄、朱坪、青崖等村,目前已完成65公里,完成率达54.6%。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武都区着眼“以路兴产,以产脱贫”目标,着眼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力求把产业路打造成群众出行的“幸福路”、脱贫致富的“快车道”、美丽乡村的“助推器”,让广大村民群众享受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的政策红利。路不仅要修,而且要修快修好,要把路修到贫困村的山坡田野、林间村口,修到菜地里、家门旁,修到脱贫产业发展的第一线、最前沿,切实修出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产业路。2019年,武都区投资5548.5万元,新修产业路48条205.3公里,覆盖安化、隆兴、柏林、马营等22个乡镇的48个自然村。2020年武都区计划整合资金21000万元,实施自然村组硬化路500公里,项目共涉及32个乡镇,143个行政村。项目的实施能够解决143个行政村(贫困村68个)203个自然村组(贫困村社94个)10951户46459人的行路难问题。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吸纳2000余名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务工,使2000余户近万贫困人口增收。产业路将直达村民家门口和田间地头,给群众带来减少运输成本获得的直接经济利益,全面提振贫困群众的脱贫士气和致富信心,为群众长效稳定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
道路通、产业兴。特色产业路的建成,就如同盘旋在武都山区的一条金线,把沿线旅游景点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村串成了一条“珍珠链”,打通了交通“动脉”,让“特色”变成了“亮色”,让农家的土特产品走出大山畅销全国各地,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编辑 杨榛榛】
延伸阅读:
- 武都区与安定区产业协会交流座谈会召开(2016-09-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