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移防控阵地,温情服务上门!甘肃陇南武都80后小伙变身村民代购员
王永勤大米一袋;杨飞飞香飘飘奶茶一件;王富英纸尿裤一包、菜籽油一桶、盐5袋……31日下午,草坪村村支书杨宝玉和村民陈旭,正根据来电和微信记录,认真登记村民所需物品,编制采购明细表,然后联系采购。
“刚开始没几个打电话的,这几天‘订单’逐渐增多,每天得买一车,可能是年前备的货不多了吧。”80后的陈旭说,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村里倡议没事不串门、少出门,村民都这么配合村委工作,作为村上的年轻人,理应多干一些,将服务送到乡亲们家门口。“非常时期,作为村干部,理应做好表率,冲锋在前。”杨宝玉介绍说,自1月26日枫相乡召开疫情防控会议以来,草坪村党员和热心村民纷纷“请战”,编成3个小组,每班10人24小时轮流在村口值班,做好进出村庄人员姓名、车牌号、手机号码等信息的登记。同时,对村民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物资采购上确保快捷便利,并安抚好大家的焦躁情绪。
除此之外,草坪村严格按照乡镇总体部署,实行党员包户,督促村民每天两次测体温,如有不适,医务人员上门服务;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统一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安排热心村民,挨家挨户喷雾消毒。
“非常时期,出不了什么力,但也坚决不添麻烦。”村民张世新告诉记者,配合村委做好相关工作,就是当前对村庄最大的贡献。“现在村庄微信群、大喇叭,每天播报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村民都知道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少聚会。”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我们将防控‘阵地’前移至村社,起草印发了‘联防联控口诀’‘网格化监管意见’等宣传文件,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细化网格管理。”枫相乡副乡长张永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村、社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乡镇不漏村、村社不漏户、户户不漏人,坚决防止病源输入,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布好“隔离带”、穿上“防护衣”。(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李腊梅)
【编辑 杨榛榛】
延伸阅读:
- 武都区与安定区产业协会交流座谈会召开(2016-09-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