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硬核防控”, 基层党支部成为抵抗疫情的坚强堡垒
1月26日,武都区委组织部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贡献力量。由全区各级党组织牵头的党支部,立即奔赴疫情防控临时防控点蹲点执勤。
“我是武都本地人,熟人多,便于开展工作。再加上我做为一名老党员,更要全身心投入抗击疫情各项工作中,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今年34岁的文正红是武都区公安交警大队党支部的一员,也是洛塘中队中队长,当得知武都区委组织部号召党员要在抗击疫情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时,文正红主动请缨,在危难中显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文正红进入公安交警系统工作近6年,待人以诚,对事以真,敢于担当,有很强的责任心,恪尽职守苦为乐,一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经常牺牲节假日,带头加班加点,一心扑在工作上,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从不叫苦叫累,总是以苦为乐、苦中作乐。”与文正红共事的领导对他评价很高。
其实,文正红没有向组织“坦白”实情,一直把“泪水”咽在肚里。同样,在抗击疫情一线工作中的还有在武都区中医院工作的妻子何瑞艳和自己的岳父,武都区城关社区主任何堂成,四岁的儿子在年前就感冒咳嗽一直到现在,都没人陪同照顾,但他一切以工作为重,从不向领导和同事透露。部署会上,文正红立下“军令状”:不畏惧、不退缩,敢于担当,主动负责,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职责,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斗争。
会一开完,肩负使命的他立马回到家收拾行囊,道别妻儿,踏上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不是我不爱家庭,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得冲锋在前。我相信家人会理解我、支持我!”文正红说,克服种种困难,放弃照顾儿子,主动请缨到一线抗击疫情,彰显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作为公安交警家属和武都区中医院的一员,我想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我相信的是他的那颗初心,更感恩的是组织的那份信任,组织安排,我全力支持。”妻子何瑞艳说。
关键时刻显示党组织的力量。在蹲点执勤中,文正红配合枫相乡政府、区运管、村医、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的多名党员干部分“二班倒”,昼夜对过往的车辆及人员进行检查,认真细致地做好测量体温、消毒、登记等工作。每天晚上,党支部还要总结一天的工作,以战斗的姿态迎接翌日的挑战。恪尽职守、坚守岗位,党员干部构筑起武都“南大门”的屏障。
像文正红一样,在党支部这样特殊的队伍中还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共产党员和普通干部,他们坚守在一线,凝聚在火红的党旗下,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过着“最难忘的日子”,为人民的健康日夜奋战。“我们支部职责明晰、分工明确,全镇上下每个村前的出入口都安排党员干部24小时值班。这么冷的天蹲守,对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武都区三河镇机关党支部书记孟万红说,在进村路口设置卡点,逐一排查外来车辆人员,对走亲戚、串门、拜年等行为进行耐心劝返,降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风险。
这叫“硬核防控”。为建立科学的疫情防控体系,全区40个乡镇及街道办机关党支部与公安、交警、乡政府、卫生院、村干部等相关单位及个人达成“联防联控协议”,邻里协作、共同防疫,改变“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个村组成了防治疫情的“铁网”,村党支部挨家挨户发送“预防小知识”“告知书”和“调查表”等宣传资料。每个路口,派出党员干部轮流值班,实行流动党员包片责任制,对流动人口进行有效覆盖和控管,当好稳定思想的“宣讲员”,健康检查的“护理员”。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中国共产党员24599人,党支部1100个。”武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范登奎说,战斗在抗击一线的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团结一心,为打赢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场硬仗提供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编辑 杨榛榛】
延伸阅读:
- 武都区与安定区产业协会交流座谈会召开(2016-09-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