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池坝乡土地上长出了“土金子”
2018-03-22 08:38:39 作者: 来源:
武都新闻网3月22日讯(记者 严艳)3月20日,区科技局负责人带领食用菌种植专家先后深入池坝乡孙家磨村、孟家庄村、红土道村进行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指导。区科技局负责人及食用菌种植专家一行边看边讲,边讲边问,让种植户不仅掌握种植技术,更重要的是懂得羊肚菌方面的知识。羊肚菌专家对目前种植过程中发现的疑难杂点进行了讲解,让种植户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掌握了新知识,消除群众的疑惑。
池坝乡属于高寒阴湿地区,海拔2490米左右。目前,已试验种植羊肚菌大棚50多个,占地面积20多亩,出菌率达98%以上,在陇南的大地上开创了高寒阴湿地方人工成功种植羊肚菌的先例,预计亩净产值达20000元。今后,充分利用池坝高寒阴湿的自然条件,在区科技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池坝乡即将高标准试点打造30亩的羊肚菌+香菇的错季节食用菌基地(夏季采摘羊肚菌,秋季采收香菇),预计香菇亩净产值达10000元,这样,一年亩净产值达30000元以上,切实提高群众收入,食用菌必将成为池坝乡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池坝乡属于高寒阴湿地区,海拔2490米左右。目前,已试验种植羊肚菌大棚50多个,占地面积20多亩,出菌率达98%以上,在陇南的大地上开创了高寒阴湿地方人工成功种植羊肚菌的先例,预计亩净产值达20000元。今后,充分利用池坝高寒阴湿的自然条件,在区科技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池坝乡即将高标准试点打造30亩的羊肚菌+香菇的错季节食用菌基地(夏季采摘羊肚菌,秋季采收香菇),预计香菇亩净产值达10000元,这样,一年亩净产值达30000元以上,切实提高群众收入,食用菌必将成为池坝乡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编辑 杨榛榛】
延伸阅读:
- 武都区:多措并举助力农民增收(2016-10-26)
- 武都:城乡建设加速推进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2016-10-26)
- 武都区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油橄榄鲜果有序采摘交售(2016-10-26)
- 武都:特色农产品铺就农民致富路(2016-10-26)
- 深山沟里有远亲 ——省文联再赴武都区张坝村开展“大走访、回头看”(2016-10-26)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