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2017-03-28 09:25:38  作者: 来源: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武都新闻网3月28日讯(记者张帆 田银平)3月23日至24日,市委书记孙雪涛深入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调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色产业培育、旅游开发、基层党建、生态文明建设、自然保护区管理等工作。

坚决打赢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战

      早春时节,我市大部分地方依然乍暖还寒,但处于全市最南端的武都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山花竞放,茶园青青,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这里光热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核桃、茶叶、花椒、中药材等农林特色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山大沟深,交通闭塞,基础设施欠账大,贫困发生面大,贫困程度深。以洛塘片区为例,截止2016年底,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0个,贫困人口5879户23935人,贫困发生率24.8%,高于全市贫困发生率平均水平9.5%,贫困人口居25个特困片区之首,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如何加快特困片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确保特困片区在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队,是孙雪涛一直在思考研究的重大课题。去年底,在过去多次深入调研指导的基础上,将全市自然条件最差、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洛塘片区调整为自己联系,决心从最难啃的“硬骨头”入手,探索如期打赢特困片区脱贫攻坚战的有效途径。

      两天调研期间,孙雪涛早出晚归,过山涧、进田间、入农家,跑遍了武都区琵琶镇、五马镇、裕河镇和康县阳坝镇、白杨乡、岸门口镇等6个乡镇的11个村,与贫困群众拉家常、察实情,分析致贫症结,共同研究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好办法。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琵琶镇玄湾村高盛生态文化观光园,是由返乡青年创办的“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旅游观光园。孙雪涛一边了解园区规划、生态鸡养殖、采摘体验园及整个园区的运营模式,一边询问园区负责人高常鸣还有什么困难。“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短缺。”高常鸣说。“年轻人不要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产业。”孙雪涛对高常鸣的创业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观光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要用足水景空间,做好山水文章,把观光园打造得更有品位;要与周边有农特产品的村社联合发展,打好生态牌,提高营销服务水平,让游客在充分感受陇南特色乡村文化底蕴的同时,把周边乡镇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特色产品销出去,带动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地处武都裕河、康县阳坝和陕西青木川交界处的余家河村,曾经是武都区最偏僻的山村,五阳公路建成前,群众出行的唯一通道就是山间的羊肠小道,生产生活资料运输全靠人背畜驮,长期贫穷落后。五阳公路建成后,当地群众积极发展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增加了收入,又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实施了危旧房风貌改造,如今全村已有21户建起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土墙青瓦木架”新居,并在五阳公路沿线建起了农家乐,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村支书高正文介绍说:“五阳公路未修通之前,天麻在裕河能卖10块钱左右,这里只能卖4、5块钱,感冒药都要借着吃。那年我建房子,从武都买了一车水泥钢筋,运回来花了17天功夫,多花了好些钱。现在好了,干啥都方便,药材价格也和裕河镇上一样了。”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孙雪涛在和贫困群众亲切交流后指出,五阳路沿线生态良好,长期以来藏在深闺无人知,五阳路建成后,特色产业、旅游产业都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打好基础,坚持人与自然相协调,科学实施农村房屋风貌改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借助电商平台做好乡村旅游推介和农产品营销,促进群众增加收入,加快脱贫步伐。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在洛塘片区,孙雪涛还调研了裕河镇唐坝村旅游产业开发、凤屏村精准扶贫及基层党建、阳坝村特色产业开发等工作。到达裕河镇政府时,已是下午五点多,孙雪涛立即召集市、区、乡(镇)相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听取武都区、裕河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快洛塘片区脱贫攻坚进行了发言,探讨研究了洛塘特困片区的脱贫路子怎么走,富民产业怎么抓,美丽乡村怎么建等一系列问题,直到晚上八点多才休息吃晚饭。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孙雪涛强调,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抓好脱贫攻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特困片区为突破口,努力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具体、更有效,确保全市如期实现脱贫任务。要增强紧迫意识,争分夺秒地持续攻坚,努力把洛塘片区打造成武都区乃至全市脱贫攻坚示范区。要明确发展思路,推动片区各乡镇抱团组合发展,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发的整体发展格局,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整合效应。要保护绿水青山,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像对待“眼睛”、“生命”般倍加呵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要补齐发展短板,按照“缺啥补啥、一次到位”的原则,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列出清单、统筹推进。要培育特色产业,坚持走“差异发展、特色取胜、品牌整合”的路子,打好天然、绿色、生态牌。要发展全域旅游,用创新的理念、超前的思维谋划洛塘片区的旅游产业,不走亦步亦趋的老路。要抓好异地扶贫搬迁,加强政策宣传、激励支持,解决好群众搬迁后的后顾之忧,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要加强教育引导,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加强致富本领培养,增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要强化基层党建,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真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党建工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指挥部、战斗团、攻坚队。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推动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是基础。

      孙雪涛在调研时指出,凡是发展较好的村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一个好的村级班子,尤其是有一位能干的村党支部书记,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是非常正确的。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康县阳坝镇宋沟村在村支部的带领下,坚持以茶叶生产、中药材种植、旅游接待、劳务输转为主,创新完善了“基地+电商+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电商+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在全县率先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拥有“全市特色产业开发示范村”、“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第四节全国文明村”等诸多荣誉称号,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000元。调研中,孙雪涛对宋沟村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村党支部继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示范作用,做大做强做精以茶叶为主的特色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做出新的贡献。

      调研中,孙雪涛先后见到了武都区琵琶镇玄湾村党支部书记高常鸣、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彦杰,他们均利用外出务工积累的资本返乡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们以实干精神得到了群众支持和拥戴,成长为村干部,既为村级班子补充了新鲜血液,也为贫困村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活力。孙雪涛鼓励他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用心干事创业,每一分辛劳的付出定会得到丰厚的汇报。孙雪涛要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乡一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返乡青年创业的支持帮助力度,积极协调解决征地、融资等困难,引导经营实体不断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孙雪涛强调,要通过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基层党建,培养农村致富“领头人”,鼓励本乡村人才回乡创业发展。要通过支部凝聚乡镇干部、村社干部、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合力,提升善担当的能力,激发敢担当的勇气,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富民情怀为脱贫攻坚事业奉献自己的才华、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护好古村落旧民居

      孙雪涛一贯对古村落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做好古村落旧民居的保护工作。

      易地扶贫搬迁是“十三五”期间精准脱贫的重要工程之一,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实施。但在实施易地搬迁时,许多地方只注重老百姓是否能够按时间节点如期搬出,却忽视了对古村落旧民居原貌的保护,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调研中,孙雪涛在很多村子见到了仍然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旧民居和见证了世事沧桑变迁的千年古树,它们无一不在向世人述说着各自村落曾经的辉煌。在曾经最偏僻的裕河镇余家河村仍然生长着有900多年树龄的古树;康县白杨乡朱家沟村保存着迄今为止最早的《康县志》、传承着古老的造纸工艺,岸门口镇朱家沟村有200多年历史、保存完好的旧民居,以及较为完整的古道、古宅、古泉等建筑格局。孙雪涛指出,武都洛塘片区、康县阳坝片区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历史上长期交通不便,相对闭塞,受外界干扰少,自然生态环境和古村落古民居保存相对完好,这些古村落、旧民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当地历史的生动见证,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保护。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在琵琶镇张坝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时,孙雪涛不顾道路崎岖和泥泞难行,专门前往张坝旧村察看古村落保护情况。村支书张付明在迄今仍然完整且年代最久远的旧院落介绍道:“我们张坝村的人都是从这个院子走出来的,共有2000多户,近年来经常有人从四川、陕西等地赶来寻根问祖,共同的焦点都在这个宅院上。”孙雪涛边听边记,不断插话询问,他对大家说:“不管我们能不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我们一定要把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传给后人。”“精准扶贫工作不能丢掉当地的文化元素,尤其要重视古村落、旧民居保护工作,为当地群众的子孙后代留下祖先的文化符号。”

孙雪涛调研武都区洛塘片区和康县阳坝片区精准扶贫等工作

      孙雪涛强调,美丽乡村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和谐相处,尊重历史,留住乡愁,突出独特的村居风貌、文化景观、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让传统古村落旧民居在保护中生发新活力。目前,已经列入保护名单的古村落,县、区政府要做好村民的集体搬迁安置工作;要彻底断掉电力设施,清理影响村落形象的现代设施,尽量保留古老村落原貌;要把古村落、旧民居保护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灵魂,科学合理进行保护和开发,使其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要因地制宜,搭建供摄影爱好者、书画创作者最佳的观景、拍摄、写生平台,把陇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出去,吸引各地游客来陇南寻幽探秘,提升旅游发展层次;要全面清理现代生活垃圾,保持村落卫生干净整洁。

      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田广慈,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肖庆康,区委副书记张书怀及市、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全程调研,康县主要负责人参加康县调研。

【编辑 赵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