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 :“双联”行动助推特色农业升级
今年以来,武都区把正在开展的“双联”行动与提升全区特色农业发展紧密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省、市、区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作用,突破以前那种单纯的帮贫问苦,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帮扶产业发展,增加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对口帮扶单位通过帮助联系村、贫困户发展油橄榄、花椒、黄芪、核桃等经济作物种植,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有力的推动了全区特色农业的升级发展。
“双联”行动扶产业
“你们送的树苗品质好,很及时,现在正是栽植的好时机,你们真是实实在在的给我们解决困难”。汉王镇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满头大汗、拿着树苗,笑得合不拢嘴,他对地对帮扶队员连连说:“好得很啊,感谢党时时刻刻惦记着我们贫困群众!”帮扶单位根据前期调研的情况,决定为汉王镇甘家沟村、马半山村、朱能村的群众购买15000株优质油橄榄树苗,帮助他们继续做好这一产业的发展。结合“双联”行动,各联村单位、联户干部立足实际,把扶持贫困村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根本出路,采取知民情、帮民富的办法,确定帮扶项目。据了解,各帮扶单位都以不同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玉皇乡大山村协调调运核桃苗木1.5万株,提供苦荞籽250公斤;为龙凤乡上祁家村推广地膜玉米良种300亩750公斤,为甘泉镇双沟村解决地膜4吨、红芪种子280公斤……
联户干部田间地头助春耕
春耕生产开始后,武都区针对农村家庭外出务工人员多,家里缺乏劳力的实际,积极动员区直部门党员干部下乡助春耕,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同时,为了确保困难户不误农事,区上帮扶部门、干部也为贫困群众送化肥、送种子,一场“及时雨”润泽农村大地。“现在的政策就是好,政府关心农民、帮助农民,给我们投地膜、送化肥,还下乡帮助我们劳动,解决了好多实际困难。”石门乡下白杨村群众激动地说。
据笔者了解,春耕备耕时期,各联村单位、联户干部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慷慨解囊,为特困户发放农资、各类农作物良种、帮扶春耕生产资金,帮助他们全面完成春耕生产任务。截止目前,全区完成春播面积为60.7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7.08万亩,经济作物13.7万亩。
送科技有力支撑农业生产
“我正考虑着搞个养殖项目,但还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一直有所顾虑,今天,帮扶单位为我们送来了图书,送来了技术,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汉林乡红土村村民王四九高兴地说。近日,联系汉林乡红土村的帮扶单位第三次深入该村,为红土村带来300多册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图书,受到群众的欢迎。
科技创新是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撑点,各级联户干部在科技服务上狠下功夫,先后给特困户送信息、送技术、送文化。围绕春季顶凌覆膜,武都区联户50名技术骨干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先后举办培训班24场(次)、现场演示培训会29场(次),培训农技人员135人、农民2.65万人(次),发放培训资料4.2万份(册);同时,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和资源,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年内培训科技明白人9.24万人(次),培训农民技术员1.26万人(次)。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