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都新闻网!

武都区举办第二届中小学“博海杯”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2016-09-27 10:44:50  作者: 来源:     















    本网讯(石富全 报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月28日, 在悠扬的琴声伴奏中,琅琅的诵读声响彻武都深圳中学校园。当日,武都区第二届中小学“博海杯”国学经典诵读比赛隆重举行,来自全区5个片区的40所中小学参加了比赛。

    本次比赛由区教育局主办,陇南市博海矿业有限公司冠名赞助。在以往成功举办两届的基础上,结合全区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月活动,经过5个分赛区的选拔和预赛,进行的一场品位较高的诵读比赛活动。活动以“国学伴成长、书香溢校园”为主题,比赛形式多样,诵读内容丰富,各参赛队以表演诵、配乐诗、舞台剧、快板、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说、唱、讲、诵、写、演”的表达方法,并借用舞台空间和深情表演,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及一大批唐诗、宋词等优秀传统经典诗文演绎得多姿多彩、回味无穷,完美地展现了中华优秀古诗文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比赛在表演诵《将进酒》中拉开帷幕,来自月照九年制学校的14名同学精神饱满、情感充沛,将李白经典古风演绎得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献给母亲》是两水中心小学小朋友自编自演的情景剧,节目以经典古诗《游子吟》的童声诵读入场,几位小演员通过古朴的打扮和原始道具,将一位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情境生动地展示在了舞台,节目再将一些歌颂母爱的历代精品诗文串在一起,以“诵”和“演”为主要形式,歌颂了母爱这一古老而伟大的永恒命题,现场观众深受感动,场上掌声不断。洛塘中学表演的舞台剧《走进论语,对话孔子》,从主题和表演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借用“穿越”这一时尚艺术形式和世界各肤色人物角色,生动展现了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兴起、国学已走向全球的民族自豪感,节目以一句“外人亦当如此,国人情何以堪”的台词结束,发人深省,主题深刻。区幼儿园、教场幼儿园、东江中心幼儿园和角弓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活泼可爱、聪明伶俐,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变换着各种队形、在舞台上欢快地跳着各种舞蹈,但丝毫没忘记熟练地背诵《三字经》和《弟子规》等经典诗文;葆真小学的《春之韵》和贡院小学的《花木兰》更是将整个比赛推向了高潮。《春之韵》借用舞蹈艺术和“诵、唱、讲、说”等形式,将几十首描绘春天的古诗词连串起来,再以各种优雅的背景音乐巧妙相衬,形成整个经典古诗的大联唱,欢乐之潮一浪高过一浪;《花木兰》则集演、诵、唱于一身,小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和唱腔,把京剧表演和古诗文诵读相结合,与花木兰一生的传奇故事融为一体,在舞台上组合成精彩的文艺荟萃。

舞台上,吟古诗,诵美文,亦歌亦舞,声情并茂。学生们的演绎惟妙惟肖,把一首首、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发挥得情趣盎然、妙味横生。将经典古诗文的艺术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台下掌声经久不息,让整个赛场的气氛显得异常热烈。经过一天的紧张比赛,最终评选出15个一、二、三等奖,25个优秀奖和9个优秀组织奖。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本次比赛是教育局四月份“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月活动的一个总结和展示。“本界比赛较往届都有所提升,各参赛队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区教育局负责组织这次活动的王斌老师说。现场许多家长和老师也为本届比赛赞叹不已,“国学经典诵读能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典文化的熏陶,心灵受到真善美的洗礼和熏陶,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教场小学副校长刘旭升说到。“我的孩子也参加了比赛,我希望这样的比赛年年都有,也希望让优秀国学经典走进课堂,陪伴孩子们成长”现场一位家长说。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就是让广大青少年在经典诵读中浸润书香雅气,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应该这项活动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教育学生传承中华美德,提高文化素养,促进道德养成”,区教育局局长李红军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