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红果绿叶更茂
深秋时节,笔者走进武都大地,不时见到金黄的稻田、大片的蔬菜大棚、漫山遍野的果林、长势旺盛的中药材、鸡鸣鸭叫的养殖场、热闹繁荣的花椒市场、正在崛起的“龙头”企业……极目所见,无不昭示着武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一个“农”牌蛋糕正越做越大。
“今天100多斤花椒又以每斤30元的价格卖掉了,真不错!”在武都钟楼滩花椒交易中心,刚刚交易完花椒的李朝红乐呵呵地说。走进钟楼滩市场,映入眼帘的是大包大包码放整齐的花椒和来往穿梭的人群。只见各乡镇花椒协会负责人及政府工作人员忙着组织椒农摆放花椒;摊位上,各种袋装、盒装、散装花椒,个个颜色红艳,颗粒饱满,散发出武都花椒特有的麻香味;筛椒机不停地运转着,将花椒籽和各种杂质筛选出来,整个交易中心热闹、繁忙、有序。
自市委二届党代会召开以来,武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2010年,可以说是武都区花椒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武都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的决定》,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及早谋划,强势介入花椒价格博弈,积极搭建交流交易、信息发布、市场监管、价格监控“四大平台”,对产业链条上三大主体利益进行合理分配,使花椒产业迅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10年,产地销售价格从往年平均不足15元/斤达到了30元/斤以上,当年农民人均花椒纯收入在2009年700多元的基础上达到1300元,总销售收入在2009年5亿元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增长,达到10亿元以上,创造了有史以来价格最高、受益人群最广、增收幅度最大等九个“历史之最”。2011年,武都花椒再一次获得丰收,预计产量2000万斤,产值有望超过去年。
在做大做强花椒产业的同时,武都区坚持走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路子,通过抓点示范,启动建设了吉石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目前已建成日光温室15座、塑钢大棚320座,采用茎尖培养、无土栽培等现代实用技术繁育脱毒马铃薯良种100万粒,栽植优质精品蔬菜1000多亩,为白龙江沿岸发展优质高效现代设施农业做出了示范。全区花椒面积达100万亩、油橄榄面积18万亩、中药材18.9万亩、蔬菜14.6万亩、核桃面积46万亩。新发展规模养殖小区38个,新建众诚现代养鸡场规模达到6万多只、鹏盛种猪繁育场引进优良繁育种猪150头。新增国家有机食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无公害有机农特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步伐不断加快。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五大特色产业,武都区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讨论完善,又确立了今后五年全区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区花椒总面积要达到109万亩,产量在今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4万吨,并积极探索花椒精深加工方向,转化率达到50%以上。按照打造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生产示范园区的目标定位,油橄榄总面积要达到20万亩,挂果面积达到14万亩,油橄榄加工企业规模要不断扩大,化妆品、保健品、橄榄果食品等产量大幅提高,不断研发新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要明显增强。要按照培育全省以红芪为主的中药材G A P生产基地的目标定位,中药材总面积要达到20万亩。蔬菜总面积要达到20万亩,核桃总面积要达到50万亩。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