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玺玉检查武都区防汛措施落实情况
王玺玉在武都区检查防汛措施落实情况时强调
细化完善防汛应急预案
扎实落实防灾减灾措施
陇南日报讯(记者 王铭)5月23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玺玉在武都区检查防汛措施落实情况时强调,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完善细化防汛应急预案,靠实工作责任,落实具体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武都是全省重点防汛城区之一,防灾任务极为繁重。王玺玉对武都城区防灾减灾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十余次带领有关人员检查指导武都城区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管用的工作措施,并督促市区两级抓好落实。23日下午,王玺玉再次与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全社,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李旺泽,市委常委、秘书长田广慈,副市长李东新带领市水务局、建设局、国土局、气象局、地震局和水文站等单位负责人深入城区重点地段实地查看,督促防灾减灾措施落实情况。
位于旧城山的市公交公司停车场是钟楼滩居民在出现汛情时安全转移的避难场所。检查过程中,王玺玉向武都区防汛办负责人详细询问了一旦发生灾情,安全转移群众预案的制订和每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他强调,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坚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部署、重大决策和具体措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对防灾减灾措施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如城区共有多少个避难场所,每个避难场所能容纳多少人,一旦发生灾情,每个街道、社区的群众应该撤离到那个避难场所,按什么路线撤离,由谁来组织撤离都要明确,同时要广泛宣传防灾减灾预案内容,逐户向群众发放安全转移明白卡,做到防灾减灾措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如遇灾情群众能够安全有序转移。
雨量监测点和排洪渠道、强排泵站都是防灾减灾的重要设施,王玺玉对这些设施的建设情况十分关心,先后深入武都区东江水梁和北山等重点区域,实地查看了自动雨量测报点、东江水强排泵工程和北山植树造林等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具体的防灾减灾措施,各县区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全力做好工作。一要突出“严”字,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防灾减灾责任制。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的防灾减灾责任都十分明确,重点在于严格落实。要深入研究和解决工作作风不实、措施落实不力等具体问题,靠实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把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位。由市政府牵头,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及有关部门参与,尽快研究出台防灾减灾责任追究具体办法,并从今年汛期开始严格执行。二要突出“实”字,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要抓好自动雨量测报点建设,由气象部门牵头,水务、国土、建设、水文等部门参与论证,统一进行规划,科学合理设计,充分考虑外界因素,按有关要求选好建点地址,优先考虑在城市、城镇、村社和险村险段等重点区域建点,重点地方适度密集布局,一般地方合理分布,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自抓好实施工作,加快兴建自动雨量测报点建设进度,确保在主汛期来临前建成投入使用。要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将气象、水务、国土、建设等部门的各种相关信息相互联网,并在险村险段配备遥控喇叭。要在发挥好现有强排泵站作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建一些,提高排涝能力。三要突出“用”字,充分发挥防灾减灾各种资源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好自动雨量测报点、谷坊、强排泵等基础设施的作用,准确预测灾情,做好防范工作;要充分发挥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及时发布信息,让市、县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掌握灾情,科学指导抢险救灾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工作骨干和抢险队伍的作用,组织群众安全转移,有序开展抢险救灾。四要突出“合”字,形成防灾减灾合力。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着眼大局,增强配合意识,整合项目、资金、人力等各类资源,齐心协力,相互协作,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五要突出“全”字,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措施防灾减灾。要落实生物措施,加强生态建设,广泛植树、种草,发挥固土、蓄水作用,防止水土流失;要落实工程措施,进一步加大河堤、谷坊、强排站等设施建设力度,全力疏通排洪沟渠,确保行洪畅通;要落实群防措施,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形成分村、分块、分区域联合防灾的有效机制,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要落实技防措施,运用建设自动雨量测报点、网络信息联系平台和配备遥控喇叭等技术设施,为群众安全转移赢得更多时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武都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武都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